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的有效技术,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复合纤维。静电纺丝PET纳米纤维的制备及PET/PDA-AgNPs在抗菌方面的应用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纤维及PET/PDA-AgNPs复合纳米材料,研究其抗菌性能。PET溶解在三氟乙酸(TFA)与二氯甲烷(DCM)的混合溶剂(v/v=2:1)制备成质量体积比为30%的纺丝液。基于多巴胺(DA)在碱液中的自聚合性质,PET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成聚多巴胺层(PDA),多巴胺还原作用在PET/PDA表面上引入了纳米银(AgNPs)。通过表面扫面电镜(SEM)观察PET, PET/PDA, PET/PDA-AgNPs纳米纤维的表观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来分析PET表面功能化后纳米银存在。通过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及抗菌系数来研究材料的抗菌性,结果PET/PDA-AgNPs复合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同轴聚己内酯@壳聚糖(PCL@CTS)壳核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功能化纳米银抗菌研究运用静电纺丝同轴纺技术制备聚己内酯@壳聚糖(PCL@CTS)壳核结构同轴纳米纤维及其表面功能化纳米银在抗菌方向的应用。先单纺将8%聚己内酯(PCL)与三氯甲烷甲醇(v/v=3:1)混合物纺成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再同轴纺技术注入外径溶液为2%CTS制备PCL@CTS核壳结构纳米纤维。通过表面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PCL与PCL@CTS纳米材料的表观形貌与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学接触角(CA),PCL@CTS的亲水性远高于PCL。噻唑蓝(MTT)实验用于研究PCL@CTS同轴纳米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表面功能化纳米银得到PCL@CTS-AgNPs,通过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来研究材料的抗菌性,结果PCL@CTS-AgNPs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13 mm明显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