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主体特征与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A股整体上市企业集团数据

来源 :石家庄经济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企业集团将在近几年逐步实现整体上市。随着我国整体上市企业集团的数量不断增多,对整体上市企业集团的研究也越发重要。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也是一个公司乃至一个企业集团的中枢,董事会存在主客体之分,董事会主体特征及其表现是企业集团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提高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董事会的主体特征对整体上市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关系研究对企业集团的理论拓展和深化有着重要意义。董事会主体特征在我国上市的企业集团中对于整体价值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董事会主体特征才是比较好的呢?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12月31日以前整体上市的企业集团,2008年至2010年三年共231组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董事会主体特征以及董事会主体特征对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相关假设以及相关的实验变量,使用线性相关模型,对八个方面的董事会主体特征与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托宾Q值作为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替代指标通过OLS实证回归分析研究董事会主体特征与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整体上市的企业集团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平稳性、连锁董事数量与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显著负相关;两职分离、董事学历构成与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会议频率、董事持股比例和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在我国现阶段,董事会的稳定性、连锁董事人数更能影响企业集团整体价值,董事会规模、领导结构、董事学历这些结构和机制也对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到现阶段不再是依赖政策的硬性规定来被动改变,而是在主动改变。独立董事以及董事持股这两项很重要的监督激励手段在我国的企业集团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还需进一步改善,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进而增强企业集团整体价值。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控制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提高董事学历构成、适当召开董事会议、控制董事会连锁董事的在外兼职、缩短董事任期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入组3类患
期刊
营销策略是指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市场调研获得市场需求的相关信息,并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目的:了解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ISPED)11家医院住院的4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类诊治较为困难的儿童造血系统恶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基因启动子异常DNA甲基化在JMML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与临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
期刊
虽然临床医生通过诊断性实验室(遗传检测机构或实验室)所提供的新的遗传学技术如二代测序及染色体芯片等极大地提高了对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断,然而,要做到精准诊断此类疾病,首先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