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传统金融行业接受着来自世界各种新理念新模式的挑战。经历了网络革命的洗礼,中国的金融市场开始全面走向电子化、网络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各种延伸交易工具也逐渐发展壮大,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也对传统的金融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互联网金融有哪些运营模式,这些发展模式对中国传统金融业的发展有哪些冲击和影响,互联网金融具有哪些竞争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短暂历史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理论文献。以美国及欧洲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作为参考,来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以及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竞争优势模型“钻石模型”对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Cartwright、Dunning、Rugman和Cruz根据各国国情对“钻石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变形。我国的金碚、芮明杰、李鑫等也对“钻石模型”进行了细化研究。其次介绍了国内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详细介绍了P2P网贷模式、众筹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等各种金融模式。再次,在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市场结构及企业战略、机遇、政府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比传统金融服务的优势。并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详细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优势最后,本文利用互联网金融竞争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