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总状花序,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大豆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战略性作物,我国大豆与稻谷、玉米和小麦一起,构成了四大粮食作物。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的品种之一东农46为试验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结合半薄切片技术,对大豆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花粉管生长发育等过程进行了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大豆胚胎发育的作用机理及超微结构上的变化特点,为大豆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补充有益资料;也为促进增产增收,及大豆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其结果可归纳如下:1、大豆的成熟的柱头表面由两种类型的乳突构成,一种为主体乳突,一种为棒状乳突,两种乳突细胞质都是稠密的,含有大量线粒体、脂质、内质网和核糖体。柱头表面有一层薄膜。柱头细胞内有丰富的细胞器,液泡内沉积有电子致密的贮藏物质。2、大豆的花柱属于中空花柱,较短,靠近柱头部分发生弯曲,成倒“J”形;花柱基部表皮有气孔和表皮毛。花柱中央为花柱道,其周围分布有一层特殊的通道细胞。成熟花柱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3、大豆的外珠被由3-4层细胞组成,细胞近似于长方形,排列整齐;液泡较大,液泡内含有丰富的电子致密物;内珠被2层细胞,细胞近似于正方形,细胞质浓厚,液泡较小,线粒体和内质网明显比外珠被细胞中的多,含有大量的高尔基体,内质网较分散在靠近细胞壁的位置。4、大孢子发生始源于珠心表皮下显著增大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时期短暂;初生造孢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被厚珠心包裹,形态不规则,细胞内小液泡较多。在四分体时期大孢子呈线性排列,最后只有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三个退化消失。5、雌配子体发育从单核胚囊开始,细胞质不断的增加,液泡不断增大,最后形成8核7细胞的成熟胚囊,但8个核在空间上成立体分布;珠孔端的卵器细胞质均匀浓密,中央细胞高度液泡化,合点端的反足细胞成退化状态。胚囊发育的同时,珠心细胞呈现细胞程序性死亡迹象。6、大豆成熟花粉细胞质浓密,包含大量造粉体和质体。花粉落到柱头上立即萌发,1小时内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直径,3-4小时花粉管生长到花柱中部,6小时内花粉管进入胚珠中。7、大豆授粉之后,花柱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通道细胞不规则排列,细胞中液泡变大,细胞间隙变大,填充有和柱头分泌物相似的物质,以便花粉管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