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来报效社会、推动经济前行是重中之重。音乐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切实抓好音乐教育,不单可以使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可以增强各方面的能力,为国家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偏低,因此,音乐选修课在高职院校内开设非常有必要,它的开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和文化方面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力、思考力,还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各方面潜能的挖掘。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及规定,依据自身条件,开设了音乐选修课。但截止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的课堂仍处于自由、凌乱、无规则状态,并且尚未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没能很好地体现和发挥出音乐所具有的教育作用。本论文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河北省五所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使之更加合理、规范、系统,从而加快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了高职院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的功能、意义和政策依据;第三部分对河北省五所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进行调查分析,包括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师师资水平、教材、教学设施、学生音乐素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等;第四部分针对调查结果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分别提出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旨在对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进行科学性的理论构建研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使河北省高职院校的音乐选修课沿正轨良性发展,并为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