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东莞市12岁城乡儿童恒牙龋病现状及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东莞市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市12岁城乡常住儿童680人,检查全口恒牙龋病的患病状况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受检者关于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观念、行为等相关因素内容。将检查表与问卷表逐一核查,去除因故无法受检及资料填写不完整者,实际有效样本量为604人,其中男生313人,女生291人;城市342人,农村262人。各检查组和调查组将原始检查表和调查问卷结果汇总,由统计专业人员对各组报送的资料逐一检查、登记、分类、归档,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质量的判断和分析,其中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患龋状况和社会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 1.东莞市12岁儿童龋患状况 东莞市12岁儿童总体患龋率和龋均分别是40.89%和1.46。其中城、乡儿童患龋率分别为39.47%和42.75%;男、女儿童患龋率分别为41.21%和40.41%。城、乡儿童龋均分别为1.48和1.46;男、女儿童龋均分别为1.41和1.54。下颌第一磨牙为龋齿最好发部位。窝沟龋发病率明显高于平滑面龋。 2.东莞市12岁儿童龋患影响因素 对604名受检儿童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刷牙习惯及方式、口腔保健知识及态度、饮食习惯等五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儿童的刷牙频率、刷牙时间、牙刷更换频率、口腔保健知识状况、食用水果频率及食用甜饮频率等六项内容与龋齿的发生有密切关联。随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显示,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为东莞市儿童发生龋齿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食用橙橘等酸甜水果的频率是其危险因素。 [结论] 东莞市12岁儿童患龋水平较高,口腔卫生行为较差,口腔卫生观念和意识较为落后;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是致龋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食用水果的频率是其危险因素。东莞市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儿童口腔保健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广泛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低东莞市儿童龋齿的发病率,改善口腔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