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中风血瘀证)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符合中医中风病瘀血阻络证的相关指标和临床比较观察研究,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刺五加注射液以及其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以及中医静脉用药是否要辨证选药,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中药静脉用药选药提供依据。方法:60例急性脑梗塞(中风-血瘀证)病人,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平行分为丹参注射液组(以下简称丹参组)与刺五加注射液组(以下简称刺五加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基础治疗,丹参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33020177),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用药14天。刺五加组使用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23020808)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用药14天.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同时两组病人均按照常规、对症处理包括调整血压、血糖、抗感染及必要时降颅内压治疗,均不予类似试验药物作用的中药及不使用脑营养代谢药物或保护剂、脑代谢活化剂。观测指标和方法:于实验的第1天、第14天记录观测临床疗效、中医症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等,并参照上述指标的参考标准进行分级量化评估,同时观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血凝血酶原时间、粪潜血检查、心电图、头颅CT或MRI等,并将所有观察结果填入临床观察表格。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分析丹参组总有效率高于刺五加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2.对中医症侯的影响丹参组和刺五加组对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提示治疗两组均可改善中医症侯,以丹参组为优。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的比较治疗前后丹参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有显著差异;刺五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用药均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以丹参组为优。4.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治疗前两组病例间血液流变学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比较,丹参组、刺五加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APTT有明显差异,以丹参组较显著。5.安全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本方案对肝肾功能及血象等无明显影响.两组没有一例死亡。结论: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中风-血瘀证)的过程中,能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侯、血液流变学等,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有效、安全.但丹参注射液疗效优于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中医静脉用药是要辨证选药的。然而例数只有60例,须临床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产出英语句子过程中概念结构与句法结构的互动关系。实验主要考察句法结构相同、但题元角色数量不同的两种启动句(非限定
《温故一九四二》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同时也被刘震云认为是他所著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历史小说。小说以1942年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不仅保留了手动变速器(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T)齿轮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易于制造等优点,具有很
目的:使新任护士长能更好地胜任护理管理岗位工作,培养现代护理管理人才。方法:于上岗前一年对12名新任护士长进行系统性培训;结果:经过10个月的系统性培训,主观测评与客观评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举行,本届茶博会延续“缘聚武夷茶和天下”主题。作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备受业界关注的海峡两岸茶博会已经进入第
闽西土地革命创造性地探索出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土地分配方法,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土地政策,确立下“抽肥补瘦”的分配原则,切实解决农民土地私有权问题,逐渐在中央苏区形成一条
本文对有唐一代生活于帝京长安的文人们的雅集活动进行探究。论文分为四章,前两章着重考察长安雅集的外部文化环境,后两章就活动本身及活动主体的情况展开一些研究。第一章在
本文立足林语堂散文文本,从文化美学的角度切入,运用归纳法、文献参阅法和综合法,以通读林语堂散文原著为基础,从审美文化特性、文化美学特质、文化价值根基和文化维度以及文
从农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 ,指出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仅注重其水利功能而不注重对环境生态影响的弊端 ,建议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必须与环境生态相协调 ,以建设优良农
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洪涝防治工作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防治洪涝和改善生态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建设。然而,自身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