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老年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题材电影主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与其他题材电影比较发展非常缓慢。全球性老龄化问题的爆发,提高了电影艺术对老年问题的关注。老年题材电影及相关艺术理论的发展丰富了电影题材及相关电影理论,同时为老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几个核心概念及老年题材电影的发展状况。老年题材电影主要兴起于90年代以后,内容涉及城市与农村,集中表现了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情感及价值观念,在主体延伸上密切关注了伦理问题、文化传承问题。第二部分是老年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的冲突。老年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包括代际和谐与代际冲突,主要表现为代际冲突。电影从两方面展现了这一冲突:代际关系的疏离与隔膜。代际关系的疏离主要表现为:关系疏远、扭曲、断绝。代际关系的隔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家”、“婚姻”、“价值”。席卷全球的老龄化问题、急速的社会变迁、日益严峻的社会断裂及群体差异加剧了“代际关系的冲突”问题。第三部分是老年题材电影中代际冲突的弥合。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冲突”并非根本利益的对抗,有效的“对话”可以弥合失调的代际关系。电影在“代际冲突的弥合”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但都表达出某种伦理倾向。在亲情血缘及“家”文化的影响下,为了维护家的完整性,老年人一般选择妥协,某种程度上接受“现代元素”。子代在舆论压力及孝文化的影响下,最终认可父辈,回归传统。然而,某些影片有意模糊双方关系,淡化结局,使故事处于无解状态。以家的完整性为诉求和愿景的前提下,天然的群体差异及数千年的家文化、孝文化传统,使父辈与子代无法彻底消弭疏离与隔膜。第四部分是老年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的艺术处理。影像中代际关系的艺术处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写实主义展现代际关系的冲突,诗意化意境弥合代际关系的冲突。影片在揭示真相、直面悲伤之余,通过“舒缓长镜头的使用”、“淡化戏剧化,凸出生活化”、“声画关系的运用”,以“形式大于内容”的方式弥合了“代际关系的冲突”内容层次的欠缺。本文对“新时期以来老年题材电影中代际关系问题”的探索有利于解决现实中的代际问题,同时,对影片主题内容与形式风格的探索,有助于了解影片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该题材电影的长足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电网的建设,电力调度一词应运而生,伴随电网规模化与电网互联,电力数据平台调度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由一级调度发展到多级调度,逐步形成了集中、协调一致
《巴蜀》是日本学者山川早水写的关于清末巴蜀地区的游记。山川早水于1905年至1906年期间对巴蜀地区进行了考察,并写下了这本二十余万字的游记。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展示了沿途
<正>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双重目标驱动下,科技园区作为先进开发理念和先进生产力的承载平台,在全国范围迎来了新一轮热炒和追捧。一批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使得城市中建筑用地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其中不乏大型深基坑。在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设置好
嶙峋的古树,记录着岁月的苍穹。古树名木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风霜雨雪,见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这种特殊的植物资源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建设生态园林
广西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条件,拥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最富集的政策资源。但是,近年来,广西的出口增长却非常吃力,每年十几亿美元出口总额中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并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总
矽肺钙化研究进展梁江明综述吴开国审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矽肺钙化是本世纪30年代初首先由英国Davies报道[1],到30年代末,国外对其形成机制已有所研究[2]。自7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不多,但我
期刊
货币借贷是自然人之间、公司之间以及相互之间常见的行为,目前调整借贷的立法众多,渊源层次复杂且不协调,借贷合同效力规范争议较大。《公司法》第149条和第116条的规定没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享受自己成果的同时,与自认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低碳减排的经济发展之路成为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