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骥德《曲律》中的“本色”说戏曲理论是集大成的,它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体系。“本色”这一个范畴的内涵丰富,既在诗词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也是戏曲理论的一个核心范畴。本论文对“本色”的语义和理论发展脉络作了简单的溯源,为展开了正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是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一是王骥德“本色”说的含义溯源及形成。其“本色”说的形成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还有恩师徐渭对他的影响,以及和友人之间的交流戏曲、切磋戏曲而进发的有关“本色”说的戏曲理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个人对戏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使他在戏曲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本色”说。这一背景的论述,有利于深刻的理解王骥德“本色”说理论,也体现了本文所运用的历史思想研究方法。二是王骥德“本色”说的内涵和特征。王骥德“本色”说的内涵和特征包括以“真情”为核心追求的情感诉求,以“浅深、浓淡、雅俗之间”为语言特色的风格追求。戏曲情感和语言的有机结合,使戏曲能够传神、写意,达到一种“风神、标韵”的审美思想境界。同时,也论述了他的“本色”与“当行”时分、时合,“本色”的内容包含了“当行”的内容,所以他的“本色”是与“本色语”有着极大地不同的,“本色语”也可以说是蕴含在他的“本色“之中的。三是王骥德“本色”说的理论构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从“曲体论”、“创作论”、“批评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在“曲体论”这一部分中,王骥德提出“曲之始,止本色一家”,开创了曲别是一家的理论,认识了戏曲这一文体与诗词的不同与差异。在“创作论”中他对戏曲创作的总体要求是“词格俱妙,大雅与当行参间”,然后具体的要求戏曲结构要先构思主意,然后再定下间架;要求戏曲情节有新意,情节发展紧凑,注意轻重缓急;要求戏曲声律和情感配合,做到“以调合情”;人物是戏曲传达情感的载体,要做到“模写物情,体贴人理”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王骥德“本色”说中既有创作论,也有批评论。他的批评论就是把创作论中一些理论转为戏曲作家和作品品评和鉴赏的规则。他对戏曲作家、作品的批评鉴赏持全面的看法,兼顾法与词、声律与文采,从而对某些戏曲争论尽可能的做到公正的评价。四是王骥德“本色”说的理论依据。这一部分阐释了王骥德的“本色”说理论与“雅正之本”和“自然之根”的思想的渊源,从而找出了王骥德“本色”说的思想支撑。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王骥德“本色”说的影响、价值和意义,既提到了王骥德“本色”说对李渔戏曲理论的影响,也提到了“本色”说的理论价值和对当代戏曲文学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在结语中对王骥德“本色”说作了一个总体阐述,指出了其理论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