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人类疾病谱改变所引起的人类医疗模式的巨大调整,加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大、研究代价昂贵,使得天然药物在国际医药市场中的用途和影响不断扩大。作为国际天然药物主要组成部分的中药产业,也是我国产业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领域,面临着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医药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我国的战略产业,是中药产业所面临的重大选择。 本文从分析中药产业的产业环节、产业竞争力着手,调查了中药产业的产业环节(农业、工业和商业),发展中药产业中的技术支持(基础研究、标准规范、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和国家政策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与劣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以实力强大的中药企业集团为主体,组织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药产业化的创新体系。建立规范化和规模化的优质药材生产基地,药用植物保护和药材种植环境监测中心;国家应对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药材的收购经营和出口实行专营许可证制度。以产品和资本为纽带,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和企业重组,形成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一代中成药主导产品,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以高技术密集型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以大型中药跨国企业集团为骨干、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国家应加大基础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被国际接受的中药出口质量标准和国际中药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中药系列标准规范并争取使之成为世界传统药物标准规范;研究中药中的知识产权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建立中药企业知识产权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中药产业中各类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政府要创造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制订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调整目前中央各部门对中药行业多头管理,资金分散投入的现状,提高管理效率。利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推进中药产业成为我国战略产业的研究 西部中药材的资源优势,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西部地区中药产业 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