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制约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消除贫困一直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坚决打响脱贫攻坚战。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对云南省景东县曼等乡的精准扶贫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精准扶贫相关理论,并对本文所用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云南省景东县曼等乡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分析,一是曼等乡基本情况,包括曼等乡概况和历史扶贫概况;二是精准扶贫现状,包括曼等乡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现状。再次,分析曼等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一是精准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户分离、扶贫难以全覆盖,指标式扶贫导致局部不公平,“一刀切”的识别标准难以服众;二是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不连续、失信于民,部分“挂包帮”单位出工不出力,干部帮扶工作参差不齐;三是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限时脱贫、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老百姓脱贫愿望不强、考核难获实情,考评机制不完善、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通过对精准扶贫相关理论的梳理,并分析曼等乡精准扶贫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完善精准扶贫制度环境,包括稳定扶贫政策、营造良好的精准扶贫环境,完善户籍制度、使精准扶贫对象更加“精准”,规范低保发放制度、使精准扶贫更加公平,提前规划、使精准帮扶更加精准而有序,建立容错激励机制、提高扶贫实效,完善考评机制、让精准脱贫更人性化;二是精准帮扶、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脱贫能力,包括教育引导、激发百姓的内生动力,改善基础设施、为老百姓创造硬件条件,加大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脱贫氛围,加大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脱贫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促农民增收,包括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保证农民有收入,产业布局“长短结合”、稳定长期收入,培育特色产业“龙头”,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