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市场上,创新金融工具的不断推出和发展,使得信用风险量化要求发生了变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量化的规范,体现了新金融环境对风险量化的要求。也为我们选择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从这个思路出发,本文通过对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特征的总结,结合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出新金融环境对风险量化模型的要求,然后结合《巴塞尔新本协议》对信用风险量化的要求,在介绍、比较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基础上,得出KMV模型的相对优势,当然也是我国长期内的可能选择,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短期内,适合我国操作的模型选择。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总结分析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特征、金融环境的变化对信用风险量化的要求、并分析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进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第二章:结合新金融环境对信用风险量化的要求,来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量化的新要求;并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对在国际上运用比较广泛的几个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理论和思路作总结介绍,包括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Risk+模型以及CreditPortfolioView(CPV)模型。第三章:对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比较,并结合新金融环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模型选择的要求,来分析KMV模型在信用风险量化中的优势,当然KMV模型也是我国长期内相对较优的选择;同时,结合我国现实条件,得出进期内,CreditRisk+在我国的应用可操作性更强等比较优势。第四章:对CreditRisk+在我国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提供借鉴和参考,并提出长期内我国信用风险量化的准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三章结合新金融环境对信用风险量化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提出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中KMV的比较优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近期内,CreditRisk+在我国应用的比较优势,然后做实证研究以供借鉴,并提出在长期内,我国信用风险量化需要逐步完善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