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和“哪有”反诘句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高频疑问词“哪”有两种词性:代词和副词。因此,“哪有”连用后也存在两种情况,我们记为“哪1有”和“哪2有”,且各自的语用功能和构成的反诘句都有所不同。   本文对“哪有”和“哪有”反诘句的考察和研究主要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讨论了“哪(那)”表示疑问用法的历时演变过程。包括:   一、对古代汉语反诘疑问词“那”的形成与用法的考察。综合各家观点后,我们认为“奈何”省缩音变为“那”的说法更有理据性。用法方面,其用于真性询问的用例较少,主要是用来询问事理,表示否定的反诘。   二、分析了现代汉语“哪(那)”字的两种语义功能的历时发展轨迹。其中副词性“哪”是从由“奈何”省缩音变成的“那”演变而来的,代词性的则是从“若个”发展而来。   第一章考察了“哪2有”的词汇化问题,包括:   一、指出“哪2有”是从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大概成词于清代。   二“哪2有”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有:句法环境的变化、“有”字的语义虚化和同系词语的类推。   第二章从多个方面考察了现代汉语“哪1有”,包括:   一、描写了“哪1有”构成反诘句时的句法语义特点,并将其和表示反问的“哪来的”结构作了比较,二者在否定的侧重点、语用功能、否定强度以及各自的反诘语气表现出的语用意义这三个方面上存在不同。   二、分析了“哪1有”表示否定的语用功能,否定量域是全量,是实现对所有量的否定。   第三章从多个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哪2有”,包括:   一、描写了“哪2有”构成反诘句时的句法语义特点。   二、对“哪2有”的语用功能:否定、比较和对话衔接这三个功能作了分析。其中在比较功能下,当充当比较结果W的形容词在语义上有某种特殊性时,句子可能也会被理解成“哪1有”反诘句。   第四章分析了“哪有”反诘句的其他相关问题,包括:   一、讨论了可以分化这种反诘句的话语制约因素,主要有词语意义和上下文意义。   二、考察了反诘度问题,指出影响其反诘度变化的因素有插入语、语气词等,并比较了两种反诘句的反诘度。
其他文献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是罗懋登根据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描绘而成的长篇小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学者关注到这篇小说中的异文现象,也没有学者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