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需求迫切,农业信息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科技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在21世纪的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成的背景下,在农技推广信息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子领域的总体框架中,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的相关课题,采用文献计量学、问卷访谈、案例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在对农技推广信息化做了比较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这一新问题做了实证研究和理论性探索。本文首先理清了“农技推广信息化”的由来和内涵,分析了农技推广信息化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区别和联系,概括了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的含义、分类及理解这个概念需注意的几个要点,认为成效分析是对实际结果的评价,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不直接等同于其信息化的意义、影响和作用,信息化成效的评价不是对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水平的评价;给出了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评价的含义,在定性上把评价结果分为六个级别,在定量上提出新概念“成效达成率”,形成综合判断。在文献综述上,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信息通讯技术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做了梳理;本文将国内农技推广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分为3个阶段、5个方面,并指出了国内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其研究群体仍处于变动之中;鉴于基本没有文献以“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及评价”为主题,本文将视野扩展到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影响和成效的研究文献,这类研究主要从某一方面研究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影响,或者分析了某个具体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在实践上,本文对“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的试点应用做了成效评价,以从云平台上、农技推广管理人员、农技员、科技示范户获得的数据为分析依据,从六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并通过SAS软件做了实证量化评价,得出云平台的成效达成率为74%,达到预期。成效表现较好的方面是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培训、促进农业信息流动、创新农技推广手段、改善推广管理,成效不理想的方面是农业成果转化、价格管理并市场效益,用四分图模型对评价指标逐一分析,指出前五个方面具有比较高的关联度,能够相关促进、协调配合。在理论上,从对云平台试点应用成效进行分析评价和有关资料的梳理过程中,尝试做了初步的理论性探索分析,总结了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评价的意义,分析了评价的若干困难和影响成效的4个因素,在总的思路上从内部成效和外部成效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技推广信息化成效评价的内容,提出了仅供参考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确定原则,介绍了指标的计算方法,总结了评价过程和步骤。本文认为,总趋势上,农技推广信息化的发展前景是明确的,近年来其发展速度还比较快,从定性上总体判断,农技推广体系采用信息化是有成效的。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惑,在研究展望中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今后无论是农技推广信息化的实践、还是其成效分析评价的理论研究,任务都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