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结构色纤维的设计与加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丰富的颜色给了人类最美好的视觉感受,从颜色产生的机理上,颜色可以分为结构色和化学色。相对于化学色,结构色具有环保、不褪色等优点,在装饰、防伪、显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纤维结构色作为结构色的重要研究方向,避免了染料的使用,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减少纤维结构色中入射角度带来的虹彩效应为研究目标,设计一种新型海岛型结构色纤维。利用激光辐射加热拉伸海岛纤维的方法减少海岛纤维的直径,并对拉伸工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主要工作如下:   1.海岛型结构色纤维的设计。我们设计了正方型、三角型及蜂窝状的三种海岛纤维结构,分析了入射光角度对纤维反射光谱的影响,得出蜂窝状的海岛纤维可以明显减少由于入射角度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然后我们以蜂窝状海岛纤维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折射率差在0.2以上、层数在10~17层、岛直径在140nm~220nm范围的密排海岛纤维结构,分析了折射率差、纤维层数、岛直径和岛间距对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层数对颜色色调的影响很小,岛直径及间距对饱和度的影响很小,而上述四个参数对明度都有影响。   2.海岛纤维热拉伸性能研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测量聚酯/聚丙烯(PET/i-PP)海岛纤维热流随着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PET/i-PP海岛纤维最高使用温度为175℃;用热机械分析仪进行了海岛纤维热拉伸实验,探索了拉伸工艺如温度、加热速率、拉伸力及拉力增加速率对海岛纤维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变下,温度的增加减少了海岛纤维拉伸应力和提高了拉伸倍数;加热速率越小,海岛纤维在越低的温度下开始拉伸变形;拉伸力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海岛纤维形变所需的温度;拉力的增加速率越快,相同的应变下需要的拉伸力越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PET/i-PP海岛纤维的拉伸应力-应变应变速率温度方程中的四个关键影响参数,并拟合出这四个参数随着温度的线性变化关系。   3.激光辐射拉伸海岛纤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我们建立了激光辐射拉伸海岛纤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初始速率、初始应力及激光光斑直径对纤维应变分布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出初始速率的增加与初始应力的减少对纤维应变分布的影响相同,且随着激光光斑直径的增加最大应变也略微增加。其次,我们搭建了激光辐射拉伸纤维的装置,对纤维的拉伸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用激光辐射加热下海岛纤维最大拉伸比为4.1倍;在激光辐射加热的情况下,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加,稳定拉伸的激光功率在8W以内。我们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供给轮速率、激光功率及透镜距离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得出海岛纤维的最大拉伸比为6.5倍。激光辐射加热的均匀性分析表明,采用多个反射镜能够减少纤维截面温度梯度,保证了拉伸过程中海岛纤维截面加热的均匀性。
其他文献
任意波形发生器不但能实现普通信号源的功能外,还能生成用户自定义的任意波形信号,在当前的多个测试领域都得到了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确保任意波形发生器生成信号的质量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就需要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测试和校正来保证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性能。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和校正的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现有的由仪器厂家研制的自动测试/校正系统往往也存在限
大气边界层指高度5km范围内的低层大气,直接受地球表面的影响,与地表进行热量、动量、水汽及其它物质成份的交换。边界层内的大气温度、湿度及气溶胶浓度等气象和物理参数是影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将叠前时间偏移算法移植到英特尔至强融核协处理器上,使中央处理器与协处理器协同高效的处理地震资料数据,主要详细介绍程序的结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所用到的
电子行业日新月异并且保持蓬勃发展,其带动测试仪器设备不断改进,同时对测试仪器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提升性能指标是测试仪器的总体发展趋势,但日趋复杂的测试环境与特殊的测试对象对测试仪器的功能多样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诣在研究数字存储示波器功能多样性拓展,以数字存储示波器采集架构为基础加入Wi-Fi无线数据交互通道以及基于虚拟仪器概念[1]的模块化设计,同时充分利用当今智能移动设备的高性能表
配变台区是电力系统面向用户最直接的环节之一,是电力企业和用户实现公平电力市场的基本衡量单元,也是接纳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节点。目前以台区为单元的台区配变系统存在结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