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巯基壳聚糖(Thiolated chitosan,TCS)非病毒载体具有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口服纳米基因药物的有效性已得到大量实验证实。本文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不同粒径、电位的TCS纳米粒,同时构建一种壳-核结构的TCS纳米-微球新型载体。系统研究了TCS-pDNA纳米粒及TCS-pDNA纳米-微球加载基因药物经口服吸收的稳定性,探讨了以TCS为载体材料加载基因药物口服吸收和表达。通过效应法优化TCS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TCS浓度为1-4mg·mL-1,多聚磷酸钠浓度为1-2 mg·mL-1,转速为1000 rpm,溶液的pH为3.5-5.5,可制备得到粒径在100-500 nm,电位在+20-50 mV,形状规则,分散良好的TCS纳米粒。进一步优化表明,当外壳聚已内酯(PCL)质量分数为1-5%,内核TCS质量10-60 mg,转速3000-5000 rpm时,可制备出规则圆形、空心、表面光滑的TCS纳米-微球。以pDNA为模型药物,制备得到了TCS-pDNA纳米粒及纳米-微球。研究了TCS-pDNA纳米粒在DNAse-I酶以及模拟的人工胃液与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电位的TCS-pDNA纳米粒能很好的对抗DNAse-I的降解,免受模拟人工胃液与肠液的影响,稳定性良好,且大粒径纳米粒稳定性明显优于小粒径。TCS-pDNA纳米-微球能很好的保护pDNA免受胃肠液的破坏与降解,稳定性优于单纯的TCS-pDNA纳米粒子。通过建立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不同粒径的TCS-pDNA纳米粒在Caco-2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TCS-pDNA都能转染Caco-2细胞,但小粒径的TCS-pDNA的转染效率较大粒径的高,且转染效率呈时间依赖性。通过建立小鼠肠襻模型,研究不同粒径的TCS-pDNA纳米粒及纳米-微球在肠襻组织的转染效率,给药2 d后,肠中能检测到转基因EGFP的表达,且小粒径TCS-pDNA纳米粒转染效率较高,TCS-p DNA纳米-微球组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TCS-pDNA纳米粒组。研究结果表明以PCL为壳制备的壳-核结构的TCS-pDNA纳米-微球可提高基因口服吸收表达效率。通过加强纳米基因药物生物药剂学方面的研究,为今后促进口服纳米基因药物的剂型设计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