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 MOSFET器件设计与可靠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硅(Si)IGBT相比,碳化硅(SiC)功率MOSFET凭借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功率电子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如今,SiC MOSFET正在逐步应用在包括电动汽车(EV),混合电动汽车(HEV)在内的大功率设备中。其中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备受关注,如今电动汽车的高电压高续航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使得1200V耐压等级及以上的电源设备需求增大。在此背景下对于1200V SiC VDMOS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为了研究1200V中等电流等级器件的可靠性问题,本文首先通过仿真软件设计了与中等电流等级器件性能一致的SiC VDMOS元胞,并对仿真相关的物理模型进行调整与拟合,接着通过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1200V中等电流等级器件的可靠性进行详细分析。本论文首先对SiC VDMOS仿真相关的物理模型进行拟合与调整,由于在可靠性研究中热特性分析不可或缺,所以本文引入了自发热模型以及热边界条件。接着对1200V SiC VDMOS元胞结构中的JFET区宽度和掺杂浓度、Pwell区厚度和掺杂浓度、沟道长度以及栅氧化层厚度等核心器件参数进行了仿真设计,在保证静态性能的同时也考虑了器件的动态特性,接着进行终端设计,终端设计采用缓变间距的场限环结构。最终设计得到1200V中等电流等级器件。本文接着对1200V/41A规格的商用器件进行可靠性测试实验。首先介绍了短路与UIS测试的相关原理,并依据IEC标准搭建了短路与UIS的标准测试平台。接着在母线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器件进行短路测试,通过不断增加短路脉冲时间直至器件发生栅源失效,在发生栅源失效之前器件出现了栅源电压下降以及拖尾电流增加的现象,通过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后得到结论:短路测试后栅源失效不仅与栅极承受高电场相关而且也与栅极出现高温集中相关。本文接着进行了单次UIS测试与重复性UIS测试。单次UIS测试后对失效后的器件进行开帽以及电镜扫描等失效分析,失效器件栅氧化层以及层间介质均保持完好,发生失效的原因是介质层上方金属由于高温发生熔化,接着通过仿真定位器件的发热点,验证了实验的结果。在重复性测试后器件的漏源泄漏电流增加,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确定漏源泄漏电流的增加是由空穴注入栅氧化层所致。本文所作的研究有助于了解1200V SiC MOSFET器件的可靠性失效机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信息技术助推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发展为基于价值链的水平一体化模式,企业价值成为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部审计也相应地被赋予了完善治理、改善运营以增加组织价值的使命。我国内部审计在理论层面进入增值型阶段,但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查错防弊等传统观念上,实践中缺乏具体操作指南,内部审计增值作用不明显。为了完善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为监理服务业提供增值型内部审计操作指南,本文
在求解优化配水问题时,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是经常被采用的优化算法,然而在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早熟,从而会影响到配水模型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基于动物群体的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支撑。而具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要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但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仍然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也未能成为创新决策、科研组织与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
本文通过野外监测和模拟降雨试验对流动沙丘降雨入渗补给、再分配过程和蒸发消耗几个方面作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0~200cm深度土壤层特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基于动态土工离心机试验和多重剪切机构模型的有效应力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强度下,液化场地堤坝的地震响应和大变形特征。动态土工离心机试验的液化场地模型,由相对密度为30
中国电信正在战略转型,网络正在重构,网络资源管理正在向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江西电信通过网资一体化,依托网管系统,智能实时发现OLT动态资源,实现动态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不断进步,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所带来的诸如温室效益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需要迫切面对的危机和挑战。为了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调整时期,全球性问题更加严峻,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化,各国文明相互碰撞,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习近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每个民族、国家命运相连、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将世界人民最美好生活变成现实的和睦大家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体现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上:在国际层面表现为“权势转移且风
随着当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用户对高速率、大容量的多媒体无线数据通信业务的需求的日益激增,导致无线电频谱资源愈加紧缺,并且作为无线通信主要技术的射频(RF)通信还面临着严重的电磁干扰、信号不稳、带宽狭窄、能耗高等固有的缺陷。可见光通信(VLC)技术恰逢其时地迎合了技术演进的趋势,利用波长在380780nm范围的可见光波段作为数据传输载体,在介质中传输信号。相比RF,VLC频谱资源近乎无限,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