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各种内外部矛盾的激化都可能诱发学校危机。学校危机的发生往往令教育环境的健康发展举步维艰。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如何提高校长的危机管理能力,使学校危机管理走入常态化,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这是当前中小学面临的现实问题。相应地,校长危机管理能力的研究能够引起中小学校长对提升自身危机管理能力素养的重视,也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危机管理提供方向。所谓“学校危机”,是一种未预警情况下,由某一因素或多重因素诱发而产生的,对于学校组织有严重威胁的破坏性事件,此类事件影响学校组织运作与发展,需要学校立即作出回应和处理。学校危机不仅有不同类型,而且有内在的发生机理可以把握;对学校危机进行管理,是校长应有的职责。学校危机管理,是指学校对于危机进行预防、处理、修复、善后的一种管理活动的策略过程。校长危机管理能力,属于一种职业情景中的特殊能力。任何特殊能力,都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外在的行为表征。校长的危机管理能力呈现出结构化特点,具体由危机认知能力(其中包括危机学习、舆情管理、危机预防三种能力)、危机应变能力(其中包括危机反应、危机决策、危机沟通协调三种能力)、危机善后能力(其中包括危机修复和危机反思两种能力)构成。通过访谈调研、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等实证研究可见,影响我国中小学校长危机管理能力不足有“危机管理无共识、管理规范性缺失、管理能力不全面、偏向化管理凸出、群体差异化明显”等五方面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校长危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研究者、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机构、校长、教师五大主体的五维整合路径来进行。就研究者而言,达成研究共识、深入探究规律;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建立规范,把好校长的准入关、政策关、学习关和监督关;就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做好调研和课程设计,提高培训实效性;就校长而言,形成理性思维、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和舆论引导、重视善后管理、提升道德修养;就教师而言,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加强技能学习,积极配合校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