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已经成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新发展进入新阶段,上升到国家层面。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国家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游憩空间实体,其提供的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国家公园内湿地、草原、森林等单一生态要素提供的生态效益难以区分,因此,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与其他生态补偿类型也易相混淆。所以国家公园生态补偿需要将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等多生态要素统筹系统考察,才能更好规划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当前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总结概括国内外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家公园与生态补偿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述,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究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意义。在比较分析国际范围内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实践,借鉴其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方式、标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未来发展方向,并尝试探索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阐述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及生态补偿的现状,总结武夷山国家公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这对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事业、社区经济发展、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社区居民生态意识以及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全国范围内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研究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广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