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造成患者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老化而明显增加。流行病学显示,近年来A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所以对防治本病的方法进行研究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当前尚未明确,治疗采用的病机靶点用药,因疗效短暂且局限而不甚理想。导师高维滨教授多年来用电项针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疗效确切,本文将通过实验研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目的:通过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的分组研究,探讨电项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作用及机理,为临床上用电项针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老年性痴呆(A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损伤组、模型对照组、电项针治疗2周组、电项针治疗4周组。采用腹腔注射D一半乳糖结合氯化铝灌胃制造复合损伤的AD模型。复合损伤造模后,实验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喜静少动、进食减少、毛色黯淡或脱毛,并且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即提示造模成功。治疗方法:选取项部双侧“风池穴”及“供血穴”,使用0.40mm X25mm毫针直刺3mm,后接DJ一6805型脉冲电针仪,导线分别上下连接同侧针柄,正极连“风池穴”,负极连“供血穴”。采用疏密波,频率为4-20HZ,疏密周期6S,强度以项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持续刺激20min,每日1次,每针刺6天,休息1天,两电项针治疗组分别连续治疗2周及4周。检测项目及方法:1.行为学:采用Morri s水迷宫试验,检测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的平均潜伏期,平均跨越平台次数,并进行疗前疗后行为学比较;2.组织形态学:用HE染色及光镜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海马形态学变化;3.神经元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海马组织及细胞内的超微结构变化;4.免疫组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治疗后海马组织中(1)乙酰胆碱酯酶(AchE)(2)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3)多巴胺受体D1(DRD1)(4)五羟色胺(5-HT)的阳性表达;5.原位杂交: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治疗后海马组织中ChAT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1.行为学变化:(1)平均逃避潜伏期组间比较:经电项针治疗后,两电项针治疗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电项针治疗4周组优于2周组(P<0.01);组内比较:模型对照组、两电项针治疗组大鼠本组造模前后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电项针治疗组大鼠在治疗前后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平均跨越平台次数组间比较:经电项针治疗后,两电项针治疗组大鼠的平均跨越平台次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内比较:模型对照组、两电项针治疗组大鼠本组造模前后的平均跨越平台次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项针治疗4周组大鼠在治疗前后的平均跨越平台次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项针治疗4周组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电项针治疗4周组疗后海马区神经元排列较规整,细胞核体积增大,核仁明显,炎细胞数目有所减少,同时神经元固缩及浓染现象较轻;3.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电项针治疗4周组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电项针治疗4周组疗后神经元细胞形态较规则,尼氏体相对较少,可见脂褐素,游离核糖体数目分布较正常,突触边界较清晰,突触小泡数目较多,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4.胆碱能神经元阳性表达:(1)ChAT模型对照组ChAT阳性表达显著减弱,与空白组及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电项针治疗4周组,ChAT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ChATmRNA模型对照组ChATmRNA阳性表达显著减弱,与空白组及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电项针治疗4周组,ChAT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3)AchE模型对照组AchE阳性表达显著增强,与空白组及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电项针治疗4周组,AchE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5.单胺类递质的阳性表达:(1)5-HT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HT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与空白组及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电项针治疗4周组,5-HT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DRD1模型对照组DRD1阳性表达显著减弱,与空白组及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电项针治疗4周组,DRD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电项针治疗2周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1.电项针可以缩短AD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增加其平均跨越平台次数,提高复合型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电项针可以改善细胞功能、减少炎性细胞数目,使残存的神经元发挥更大的作用,说明电项针可以保护脑部神经细胞。3.电项针可以使坏死边缘区的突触数目增加,进而加强神经传导,对复合型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起到改善作用。4.电项针可以增强复合型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胆碱能神经元ChAT的阳性表达,并使AchE的阳性表达减弱,以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和再生5.电项针能增强复合型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递质5-HT及DA受体DRD1的阳性表达,增加单胺类递质的分泌,从而防止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6.电项针治疗4周组治疗效果优于电项针治疗2周组,电项针治疗AD疗程与疗效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