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三十年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对外投资地,截至2013年底,大陆累计实际使用台资达591.3亿美元,占实际吸收FDI总额的4.2%,台商投资构成大陆引进吸收FD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6月两岸ECFA签订以来,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课题。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意味着需要产业结构和合作领域及方式的调整,因此,对台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对大陆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台商直接投资与大陆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分析,将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大陆利用台资的质量,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提供政策理论参考。本论文通过搜集大量客观数据,赴台资最密集地区昆山进行实地调研,并且参考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台商投资在投资动机、产业分布、地区分布、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模型,通过对2002-2011年全国22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台商直接投资是否对大陆的技术创新水平产生了正向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并未对大陆的技术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当地的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资本投入。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资本投入对三种专利申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台商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台资企业多为加工制造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在台湾当局政策阻碍下,台资企业的研发环节大多放在岛内;另一方面,部分内资企业吸收能力较弱,两岸之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再者,大陆地方政府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招商引资主要基于“短平快”的理念,忽视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等等。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消除两岸之间经贸往来的政策阻碍;搭建两岸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转变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观念;提高内资企业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内资企业吸收能力。
其他文献
雨水径流是城市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城市径流中已检出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烷基酚等。这些污染物因其生物毒性、在环境中可持续存在等特性,对受纳水体、
为企业提供咨询,虽然能快速帮助企业成长起来,但同时也是一项消耗资源的活动,需要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和时间,这就产生了运行成本。如何在这个成本与收益之间形成均衡,是最
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水肿”、“虚痨”、“腰痛”范畴,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定位在肾。与肺、脾、肝相关,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水实和瘀血,其病理为脾肾不足,培补脾肾是治疗肾病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先进制造技术被不断引入制造产业,世界各国开始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扶持与发展。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高技术性、高附加值的产业特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V)在过去十几年的爆发和流行为养禽业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鸡和鸭对H5N1亚型禽流感的易感性表现出巨大的差异,鸡感染后死亡率极高,而鸭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