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代油”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改造方案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氨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除石灰氮外,其他氮素肥料都是先合成氨,然后加工成各种铵盐或尿素。在我国的能源储量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而我国目前大型合成氨生产装置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且大多以天然气、重油和石脑油为原料。大型化肥企业逐步由盈利走向亏损。如何使企业摆脱困境,是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为了彻底改变合成氨生产亏损局面,许多以油为原料制合成氨的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合成氨生产企业,开始酝酿将油头改为煤头,以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扭转目前的亏损状态。无论从节约能源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油改煤”势在必行。从而带来了“煤代油”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的改造。 本文采用低温甲醇洗净化系统模拟软件(RPS)为平台,对大化公司合成氨厂的低温甲醇洗装置净化工艺流程的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及设备能力的分析,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四个当原料由渣油改为煤后的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改造方案,为“煤代油”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改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研究工作表明: (1)利用RPS软件对此低温甲醇洗装置的设计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设计值吻合较好,验证了RPS系统的可靠性。 (2)提出了四个改造方案,推荐采用考虑CO2冷凝的方案四。 (3)方案四投资较省,易于操作,对原装置改动小,新增加设备系统可通过控制阀与原装置彻底分开。装置负荷低于80%时可不使用新增加的设备系统。 (4)通过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验证了此改造方案是切实可行的,为“煤代油”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改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石斛共生菌根(Dendrobium symbiotic mycorrhzae),是指石斛根与真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石斛根与根围区域中有害、有益或中性真菌发生协同进化,并且对真菌的侵染产生一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