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确定性原理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性质。发现测量不确定度是现代误差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克服误差评定存在的问题,更科学地表达测量结果,从1993年开始,国际计量组织发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我国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制定了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范。从此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已成为主要表示方法,广泛应用于校准、检定、建标和标准考核等各个方面。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测试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测试过程变得更加的高效、简捷、灵活。在通信领域,自动测试系统作为主流测试手段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通过自动测试软件,实现对多台仪表的统一控制,自动完成复杂、繁琐的测试工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目前,无线电设备的型号核准测试,如调频对讲机、PHS、DECT、GSM、CDMA、WCDMA、蓝牙、WLAN等等终端设备的射频性能都是由自动测试系统完成的。自动测试系统作为测量工具,它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根据ISO/IEC 17025的要求,必须要对自动测试系统的进行不确定度评估。但由于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不确定度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在无线电测量领域,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对给定的同一参数,由于对评定计算的不同理解,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不同,导致无法作出测量结果的符合或不符合判定。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相关标准还未出台,本文将不确定度原理引入测量系统分析讨论实际测量系统模型,通过对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技术报告ETSI 100 028等相关文献的理解,详细给出无线电指标测量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供相关人员参考。本文采用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思路。首先综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的进展,阐明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然后从基本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评定流程,以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文章根据前述的基本理论,给出利用自动测试系统进行射频传导测试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和数学处理方法,它能准确、全面、条理地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在处理失配不确定时用到的简化方法使得自动测试系统复杂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计算变得简洁、可行。随后,文章以自主研制的GSM终端射频一致性自动测试系统为例,根据前一章的方法,计算系统不确定度,并给出不确定度报告。最后,本文根据对报告的分析,对减少自动测试系统不确定度提出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