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20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因其“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了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被赋予 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小说创作模式入手,认为二元对立是莫里亚克小说创作的核心模式。二元对立就本身意义来说,是指矛盾两方面共存于同一事物的原理——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之一。用这一原理来分析认识对象,即将认识对象一分为二,找出其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并在二者关系中得出对该对象的认识。二元对立只是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二元对立式的观察,重组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作品中存在着二元对立结构。莫里亚克强调:对立因素的并存是了解人性、把握人生的要义。他否定绝对,认为一味追求绝对,只承认某以因素的存在,将永远不能洞窥真相。因此,在莫里亚克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无所不在的二元对立:罪恶与神恩、灵与肉、施害与被害、人物生命的喧闹与世界的沉寂并存。
莫里亚克二元对立原则还表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上,金钱泯灭人性,金钱之恶的主题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中达到了顶峰,莫里亚克自幼喜爱巴尔扎克的作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势必会带有巴尔扎克的印记,对金钱主题的继承就是最好的明证。然丽,莫里亚克并不使单纯的继承,更为可贵的是实现了对传统的某些超越。这种超越性不仅表现在小说内容上,在写作策略上也得到了体现:即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兼收并蓄。莫里亚克对梦境、幻觉的运用,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使现在和过去,时空和记忆的维度交汇在一起。
以往观点均认为,莫里亚克是描写社会黑暗面的作家,而笔者认为莫里亚克通过种种对立关系的展示,力图超越二元对立,消解中心,描写人性之恶并不使。其终极目的。而是通过人性的恶达到灵魂的净化,走出爱的荒原,达到和谐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