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实现,残疾人事业取得了相应的进展和成效。根据201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可知,全国实现城乡残疾人持证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未实现就业的残疾人仍高达90%。尽管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残疾人就业率,但对帮助重度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效果不大,仍然无法改变残疾人就业问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提出全面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发展,目的就是帮助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社会工作介入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为肢体残疾人就业促进提出了可行性办法。围绕肢体残疾人就业促进这一主题,本文通过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相关概念界定,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意图;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把握了目前残疾人就业的形式和基本情况;通过对服务对象背景资料的收集,评估出服务对象的就业需求,并制定可行性目标和具体的服务计划;在增能理论和情绪ABC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工作从个人心理和外在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介绍了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的方法,并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服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肢体残疾人就业促进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度肢体残疾人个人心理和外在环境的介入,满足了服务对象的就业需求,达到了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就业、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服务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社会对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问题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促进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