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茂铁路投资主体变迁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运输经济学中的网络特殊性、产权关系等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茂铁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三茂铁路是我国最早动工、最早建成和营运的合资铁路;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不同于国家铁路经营单位的合资铁路企业;最关键的,三茂铁路公司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情况所引发的制度最广泛、最深刻,又最能体现中国现阶段制度变迁的特点。80年代以前,中国铁路的投资和经营是由国家、确切地说,是由中央政府严格管制的。但是由于铁路建设资金的缺乏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以三茂铁路为代表的一批合资铁路蓬勃发展起来。但是三茂铁路成立后近20年的发展历程却并不如各界所赞美的“三茂模式”那般辉煌,它经历了货运量节节攀升的快速发展时期,也经历了货运量波动较大的低效益时期,现在三茂铁路由铁道部控股,在铁道部的支持下三茂铁路的经营业绩持续高涨。三茂铁路成立之初是承担无限责任的合资公司,1995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进一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是广东省铁路集团公司,2004年铁道部将广三线资产划入三茂,此后三茂铁路由铁道部控股。铁道部控股之后,带给了三茂铁路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同时也带给了三茂铁路僵化的国铁运营体制。由于铁路的网络性特征,运营线路的延长无疑对三茂铁路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通过铁道部的垄断地位实现网络性却是对我国的铁路改革不利的。国内外铁路的经验并不支持网络效率必须靠垄断才能维持的结论,合理引入竞争不一定导致网络效率下降,而行政性垄断则一定会导致社会资本的远离。目前的行政性垄断只在相对浅层次上维持了国铁的设备效率,但同时却成为整个铁路行业获得合理发展的最大障碍。继续选择对铁路网的行政性垄断经营,实际上就是不准备承认其他经营和投资主体的财产权力,也就是准备放弃社会赢利性资金的进入。
其他文献
牛津初中英语这套教材源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
期刊
本文通过4P理论对湖南特色农产品销售、转化、定位、品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规划,并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湖南特色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