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在北京市某污水厂内建立CAST中试基地,使用新型处理设备,探索DO与ORP的关系,并采用DO/ORP双参数对CAST工艺脱氮除磷及系统运行进行应用优化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当温度在18~25℃、泥龄在10~15d变化时,控制DO在0.5~1.0mg/L 低范围内,仍能取得较好的COD及NH<,3>-N去除效果。COD去除率保持在75﹪以上,出水氨氮基本稳定在1.0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5﹪以上;泥龄为10d时,硝化作用仍较好,增大泥龄对提高硝化过程的作用不大。此外,低温对硝化过程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反硝化是SND脱氮的主要限制步骤,将DO控制低于1.0mg/L的水平内,可强化SND脱氮过程。当进水C/N≥2时,尽管进水TN在40~80mg/L之间变化,且波动较大,去除率仍能超过60﹪以上,部分情况下甚至达到82﹪。低水温(≤15℃)及C/N比(≤2)则会影响SND脱氮效果;(3)进水中较高的磷负荷对系统除磷产生不利影响,增大泥龄会影响除磷效果,故维持泥龄为10d时即可;
(4)当SRT在10~15d、DO在0.5~2.0mg/L之间变化时,随DO的增大,DO与OR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关系,R<2>在0.75以上。当DO低于0.5mg/L时,DO与ORP之间的相关性较差:(5)进水/曝气初期:DO曲线的突跃将会使ORP相应发生跃升。曝气后期,ORP随DO变化不明显。通过对DO/ORP导数变化曲线的分析,其导数曲线上特征点变化也证实了该观点;(6)系统变化对于DO/ORP曲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应及时调整工艺的运行,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有序进行,实现处理效果与运行能耗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