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港站基础设施作为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网络节点和中转站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国际交流和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港站的客货运量和客货运中转量日益攀升,这都对我国的港站吞吐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在制约我国港站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落后的港站基础设施,而长期的港站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近年我国在港站建设方面的投资资金数量不断增加,但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没有显著提高,且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方法不规范,这些都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港站建设需要。如果港站建设资金不足这一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将很可能成为制约我国交通运输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一背景下,关于港站投融资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要加快我国港站建设,核心就是投融资问题,即如何调动多方投资主体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融资安排、提高资金使用率。选取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理论研究对港站投融资方法提出有益建议。 本文围绕港站建设投融资方法这一中心问题,在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投融资理论等基础上,对港站投融资政策进行剖析,探讨目前港站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港站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外港站建设投融资中的成功经验,最后对港站投融资方法作出结论。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经济理论和港站的概念,并划定港站性质;第二章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探讨港站投融资体制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第三章根据我国港站设施的发展规划得出港站建设的资金需求缺口;第四章结合国外交通基础设施运用的投融资模式总结我国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结合经济学理论探讨我国政府在港站建设投融资体制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且根据这一理论得出我国港站目前适用的投资经营模式;第六章从政治经济学等多个角度确定目前我国最具可操作性的融资方式,并以图表形式将其应用于所划分的不同类型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