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32550双相不锈钢因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船舶、石油、化工等领域。但是由于S32550双相不锈钢合金量大,冶炼及成型工艺复杂,所以在生产过程难免会产生夹杂物以及有害析出物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并且S32550双相不锈钢含有铁素体?、奥氏体?两相组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的制度将导致其合金元素的分配及两相比例有很大的变化,使其性能有很大差异。针对以上现象,稀土元素对双相不锈钢综合性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此外Ti元素对不锈钢晶界析出物有明显改善作用;本文在S32550双相不锈钢中分别以及同时添加微量稀土Ce和微量元素Ti,来研究Ce与Ti元素对不锈钢不锈钢组织及性能作用效果。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得到成分合格的实验钢,并通过金相(OM)、Thermo-calc、SEM-EDS、显微硬度、室温拉伸测试、冲击实验、周期腐蚀失重、EIS、Tafel等方法研究了微量元素Ce、Ti对使S32550双相不锈钢组织、夹杂物以及力学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对S32550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夹杂物的研究表明,添加Ti元素的S32550双相不锈钢1200℃固溶处理工艺下,奥氏体?相比例明显增加而铁素体?相比例减小;添加Ce元素对S32550双相不锈钢两相比例影响较小,奥氏体?含量稍有减小。Ce与钢中S结合可形成颗粒较小的Ce2O2S、Ce2S2夹杂弥散分布在钢中,降低了长条状MnS夹杂含量;Ti元素与C、N结合形成Ti(C,N),弥散分布在钢中,能够抑制晶粒的长大,降低不锈钢晶界处Cr23C6偏析,改善钢材性能。对S32550双相不锈钢室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微量元素的Ce和Ti的添加对S32550双相不锈钢显微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有明显提高;而添加了0.052%Ce和0.054%Ti元素的4#钢屈服强度σ0.2和抗拉强度Rm提升最大,由未添加时的558 MPa、840 MPa提高到了613 MPa、887 MPa;冲击功由未添加时的152.6J提高到172.6J;Ce元素主要起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的强化机制,而Ti元素与C、N元素形成第二相弥散析出形成第二相质点强化机制,所以4#钢中Ce与Ti的共同强化机制同时起到了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及第二相质点强化方式。对S32550双相不锈钢耐海水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EIS分析,Ce、Ti元素的添加均增大了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层的电阻值R2;降低了S32550双相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内外电荷转移速率;而Ce、Ti元素共同作用下的4#试验钢钝化膜电阻R2最大,其钝化膜稳定性最强;通过Tafel曲线拟合分析;发现Ce、Ti的共同作用可以降低S32550双相不锈钢自腐蚀电流密度I0,由5.618?10-7A/cm-2降低到4.254?10-8A/cm-2;在Ce、Ti共同作用下的4#试验钢在模拟海洋环境腐蚀,其点蚀坑要明显小于同样条件下的1#试验钢,实验结果表面0.052%Ce与0.054%Ti对S32550双相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有明显优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