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舒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作为功能性胃肠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也日渐频繁和深入,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临床诊治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直至今日尚没有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通过各专家学者多年的临床观察,得知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身体、心理、精神、社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因为缺少较好的治疗措施和方案,因此就构成了相对比较高的医疗费用和浪费较多的医疗资源,这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而从大量文献资料及临床报道来看,中医药治疗功能性疾病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中医药对胃动力的调节和改善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相应理论基础,采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显示出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表现出了良好的整体调节作用,特别是在胃肠动力方面的改善及在情致、精神心理调节上,疗效确切。二内容1文献研究本课题整理和归纳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十年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相关文献,系统回顾了中西医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包括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及中医病因、病机、治疗等。并对中医学中关于食疗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介绍了食疗及“药食同源”的相关概念及其起源、理论专著等,介绍了认识药食同源、药食同功的重要性,阐明中医食疗与中国传统医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1.1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发病率较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已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根据2006年罗马Ⅲ标准将其定义为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一种或一组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无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这种症状的发生;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月症状符合上述标准的即可诊断。罗马Ⅲ提出根据症状群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亚组分类,即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早饱及餐后饱胀感,而上腹疼痛综合征主要为位于上腹部的疼痛和烧灼感。本次文献研究是通过回顾和学习近十年现代医学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资料,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研究内容,如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的关系等。1.2祖国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中医中药对胃动力调节和改善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应的理论基础,近年来中医药在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开拓发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临床治疗及疗效机理探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作者整理和归纳了近十年中医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回顾了中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从古代文献论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方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一简要综述。近年来,医学界开始运用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使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得到重视。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出良好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调节作用,具有明显优势。1.3“药食同源”与食疗理论的研究中医食疗与中国传统医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经过数千年的生活经验、临床实践和学术积累,形成了一种非常丰富和极具特色的中医食疗文化,“药食同源”理论和食疗学是伴随着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一步步发展,历经数千年历史的沉淀。它的独特性在于能将祛病强身的作用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中,优越性就是尽量避免和减轻了人们在看病吃药时所产生的畏惧心理,并且一般无毒副作用,正是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能够让患者从心理上容易接受,积极配合治疗要求,从而达到持之以恒的效果。查阅文献不难发现,正是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坚持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才能够发现了许多动植物既可为食,又可为药,由此揭开了中国医药史上对药用食物的第一篇章,众多有关专著亦陆续问世,指导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实践,为我国食疗学和“药食同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临床观察目的:根据已拟定的方案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电图变化,按照特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验证中医药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方面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观察,每位患者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于观察前、中、后分别记录单项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并对患者进行前后各一次的胃电图检测,观察并分析胃电图结果中有关功率、主频、主功率比、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胃动过缓百分比、胃动过速百分比等数值变化。结果: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均较观察前明显好转,单项症状改善率和总体症状积分等疗效指标在前后对比均有明显变化。结论:脾胃舒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餐后不适综合征为主者具有改善症状,减少药物依赖的作用,从另一侧面开发了中医药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方面的新途径,验证了功能食品在祛病强身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可以为今后的临床试验提供借鉴和经验。
其他文献
回避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古罗马时期,就出有了回避制度的原始萌芽,此后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对此都广为重视
目的观察茶多酚片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变化。方法入选NSCLC病例57例,采用简单随机法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6例。57例病例均进行化疗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容易反复发作,其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一过性大小不一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伴有剧烈瘙痒。急性荨麻疹如未及时、规范治疗,易转为慢性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因西医对IBS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其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IBS的研究日
对于山西而言,煤炭产业、企业、城市的转型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得益于文化大省的另一优势,多年来,旅游业成为山西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却因投入大、见效慢等劣势,一直不
<正>社会组织应积极发挥专业服务、专业支持、资源整合、社会创新的专业功能,建立政社合作关系,共同培育公益市场、完善购买体系,并在参与过程中提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
目的:研究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对高侵袭力人膀胱癌细胞亚株EJ-M3增殖、侵袭力、迁移力及腔内种植致瘤率的影响。方法:以人膀胱癌EJ-M3细胞亚株为模型,采用细胞计数板检测
本文从北京市高校体教专业实习生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新课改条件下实习指导教师及实习生反映教育实习中的问题,对实习生专业能力进行全面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提供知识劳务的行业,从中华民国开创在社会上承办会计业务的制度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到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会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篮球运动中的空中接力配合研究,了解空中接力配合发展现状以及运用情况,分析我国空中接力配合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空中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