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地形信息提取及运用——以重庆渝北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IS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集合空间数据采集、贮存、管理与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DEM是GIS地理数据集合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是GIS用以进行三维空间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本文以渝北地区为实验区,以1:50000地形图为数据源,建立研究区DEM,并与研究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数据进行叠加,剖析了地形信息在景观空间格局、河网分析和地形起伏度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DEM作为国家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主要数据之一,现在各种比例尺的DEM已经广泛的生产,1:10000的DEM正在建设中。在生成DEM的过程中,DEM的质量精度评定相当重要,精度的大小直接影响DEM分析成果的运用。阐述了多种内插的方法用于提高DEM的精度,结合山区的实际情况和内插函数的特点,本文采用了双三次多项式内插法生成DEM。评定精度时采用国家规定了28点检查法。在生产上,DEM的分辨率对生成的坡度栅格图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能更好的反应实际地形坡度的起伏情况,需要选择最佳的DEM分辨率。  本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了坡度中误差和DEM分辨率的关系,结合研究区的情况,选择25m格网的分辨率作为研究区生成DEM的最佳分辨率。河网水系的提取也受到DEM精度的影响,比较了25×25m和100×100m分辨率的DEM对生成河网密度的差异,并对提取河网密度时阈值的选取对比分析。结合研究区的DEM、土地利用情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各种景观空间格局在研究区的分布情况。运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的DEM和遥感影像叠加生成3维飞行图便于全面浏览研究区的地形地貌。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世界各大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卫星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工具,发展前景广阔。而在卫星对地观测过程中,合理安排卫星的动作对有限的卫星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