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ybridity Phenomena i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c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学者们以对杂合问题做出大量研究,所以杂合一词对人们并不陌生。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翻译,而学者对非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研究甚少。  本文把杂合现象融于英汉科技翻译中,另辟蹊径对英汉科技翻译中的杂合现象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三个问题,即英汉科技翻译中出现杂合现象的原因,英汉科技翻译与英汉文学翻译中杂合现象的不同之处及这些不同之处存在的原因。  作者首先对杂合现象作出相对全面的描述,它包括源于文本中的杂合和译文中的杂合。前者指原语中的多语杂合现象,译文中的杂合则表现在文化层面和语言表达层面,而语言表达层面的杂合现象包括不当词语搭配显示出的异质性及具有英语特点的句式。这就打破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结合使用即杂合的局限。作者分析了英汉科技翻译源语文本中杂合现象与译文中各层面杂合现象产生的原因。为了表达的简洁性,英语科技文献的作者保留了简洁的拉丁词语并使之与英语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源语中的杂合。译文中,时代背景这一宏观因素与译文读者这一微观因素使译者考虑到归化与异化策略的混合使用,继而产生了文化层面的杂合现象。而语言层面,词语搭配表现的异质性来自于“词对词”的翻译,主要由于译者运用译语的能力的欠缺。译者对翻译这些具有英语特点的句式所运用的意译或直译策略的有意识选择导致了句式上的杂合,而来自两种语言的无意识的约束同时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一定作用,也会使译文句式中出现杂合现象。与此同时,科技文体的客观性致使原文中出现高频率的被动语态,而翻译家对科技文献中被动态句式翻译法的总结致使科技译文中旬式杂合频率较高。  从英汉文学翻译的杂合现象的例子中,作者发现英汉科技英语翻译与英汉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主要呈现两大不同点,即杂合表现形式和杂合程度。前者指在文学翻译中杂合现象还表现在第三个层面--源语和译文中存在文学层面即不同叙述方式的杂合,而杂合程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文学翻译源语中多语现象程度显著及译文中文化层面杂合现象的显著。  最后,作者从科技与文学的定义,科学性与文学性和两种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两种杂合现象不同之处的原因。来源于文学定义中的文学性对源语文本中的多语现象和源语及译文中文学层面的杂合现象的产生起了主要作用。文学性与文学文本的语言特点使文学翻译源文中频繁出现文化词语导致译文中出现更多文化杂合现象。而科学性及科学文本的语言特点大大减少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和译文中文化层面的杂合现象。
其他文献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1885-1930),英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作为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游记等诸多领域。他多产的
自中韩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上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发展。由于中韩两国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加,两国的关系也日益加深。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两国对
日本祭祀文化和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序论部分主要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到信息化社会,从蒙昧无知到万物之主,不仅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精神和心智也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地位十分重要,然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效果普遍较差,存在许多问题,如词汇量小、词性不熟悉、词的构成不熟悉、词义不熟悉等,于是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