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公共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urt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公共政策的适应性问题。受到生态学与行政学相结合来研究行政系统这一新视角的启发,本文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将生态学与公共政策学结合起来研究公共政策。借鉴行政生态学的观点,本文形成了政策生态学的观念。所谓政策生态学,在本文中指在系统论的观点的指导下,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与社会圈的相互关系,即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政策生态系统,研究政策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平衡关系。这就包括几个要说明的问题:一是何谓政策系统?二是何谓环境系统?三是如何使政策系统适应于环境系统?这些都是在本文中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全球化的大背景,要求树立全球化的全局性观念;经济环境的变迁,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遵循WTO的规则;公共管理体制、理念、方式的变化,要求公共政策担负起重塑公共管理体制的任务;全球化对高效科学的政策制定系统的要求。 针对环境的变迁,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应从三方面进行调整:首先是政策理念上应树立规则观念、公正观念、谈判协商观念以及互惠观念,这些都是WTO规则所要求的。其次是政策能力的适应性,政策能力包括政策的有效性和制定与执行的能力,政策的有效性要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出发来考虑,只有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政策才是有效的和高效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能力指政策具体的行为能力,要注重政策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是政策体制的调整,要遵循精简效能、协调规范、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原则,应以决策子系统为核心,以信息子系统,咨询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为支撑来建立政策制定系统,并且要注意维持政策系统之间的协调。
其他文献
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专创”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即:用创
本文根据阳原县土壤养分含量、气候等因素,阐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实施的必要性,重点介绍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及各环节的技术要求。
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话语的社会建构中隐藏着不同机构和话语主体在这一议题上的话语权力分布与话语分歧。这一话语格局既是现实社会生活在报纸媒体上的投影,也有社会需求、
在举国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智能化建设铸造优质品牌、以产能高效推动企业良性发
<正>一、《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制定背景在本准则出台之前,我国金融资产转移会计规范中,对于应收账款、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的转移,有相关的会计规范,并要求在表内进行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