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恕(1862-1910)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其一生颇不得志,但维新思想却独具特色。鉴于以往史学界对他研究比较薄弱,本文试图在广泛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维新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疏理和分析。全文拟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宋恕维新思想的形成及其原因。《上李中堂书》及《六斋卑议》初稿是其维新思想的初步形成;《六字课斋津谈》则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六斋卑议》印本是其维新思想的成熟。宋恕个人经历和家庭影响,时代和社会的呼唤分别是其维新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第二部分:宋恕维新思想的理论依据。宋恕提出自秦后至晚清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阳儒阴法,儒学真谛已经流行西土,这正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深层次原因。他认为中国欲图振兴,必须反对当时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尊崇原始儒学,向已获得儒学真谛的西方学习。于是他从古文经学的立场出发,提出了维新变法的学术理论依据“崇儒抑法、复教改制”。 第三部分:宋恕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妇女解放几个方面。在政治上,他要求改革封建专制政体,设议院、建民主;改革官制;开议律局、定新法。在经济上,他强调发展农业,劝工、劝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教育方面,他提出通过议院监管的方式广开学校,实施义务教育;设立粹化学堂以实施特别教育;设立公园、图书馆、阅报所、演说所以实施间接教育。宋恕还主张禁缠足、禁娼业及婚姻平等自主。 第四部分:宋恕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古文经学出发,高举“崇儒抑法、复教改制”的旗帜而倡言变法。二是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上力主调和与融通,而其政治主张却又比较激进。三是其倡导维新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治平”。四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