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犯罪分子的“精准”诈骗、无良商家的花式推销,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一个噩梦。公众的个人信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社会悲剧屡屡上演。一直以来,个人信息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始终是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绝无争议的共识。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一系列关于互联网使用个人信息的法规也相继出台。但以往个人信息相关的立法呈现碎片化的现象,缺乏系统的规定,诸多规范性文件流于形式或者仅有宣示性的规定。对于个人信息的定义和保护模式始终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2017年开始施行的《网络安全法》,首次从法律层面对个人信息做出了明确定义,同时对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处理等一系列利用规则做出了规范。而《民法总则》第111条更是从基本法层面将个人信息作为民事权利客体做出了规定,但从条文表述上来看,《民法总则》并未直接将个人信息权明确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所赋有的时代特征,从大数据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所面临的危机出发,首先简要分析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和个人信息利用过程中分别面临的危机。其次,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理论层面对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个人隐私做出概念区分的分析,并对个人信息的不同类型、法律属性以及构成要素等基础内容做分析。在此基础上,在本文第四章中重点论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问题。首先,笔者从我国对个人信息相关的立法路径和司法实践路径出发,分析我国在各历史阶段中个人信息领域立法思路的转变,并结合司法判例归纳出以往司法实践中所采用的以隐私权保护模式为主的保护模式,由此得出结论:以往的以隐私权保护模式为主的主要路径存在不足之处,无法应对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危机变化,进而分析确立个人信息权的必要性。同时,结合今年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和《民法总则》第111条的规定,分析现有的个人信息定义及相关规定下,个人信息保护范围是否过宽以及以个人信息主体同意为个人信息利用为前提的合法要件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最后在文末提出一些立法上的思考和建议,即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确立个人信息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作出一定的限制,同时对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设立不同的保护标准和利用原则;通过信息主体做一定程度的权利让渡、信息控制者做信息匿名化处理,并结合行业自律等多方面的结合,构建合理的信息利用规则,以期从立法层面维护并促进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丙酸铬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疗效情况。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参与实验观察的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平均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低度恶性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64例,其中典型类癌
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英语写作一直是初中生的一个"软肋",本文通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讨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2015年10月14日上午同,“国培计划(2015)”——示范性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和紧缺领域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及西藏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项目开班典礼在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