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指膀胱在充盈或未充盈状态下,腹压增高时,例如咳嗽,打喷嚏,举物,甚至站立情况下,尿液不由自主的通过尿道排出。是最普遍的骨盆底紊乱之一,中老年女性发病最为普遍。UI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及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MUI),另外还有一种称作隐匿性尿失禁(Occul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OSUI),其中,在该病的所有类型中以SUI发病率最高。以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下尿路生理功能,同时会导致患者心理焦虑甚至抑郁,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该病曾被一些学者称为“社交癌”。有研究显示,妊娠、多次分娩、便秘等都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但是,导致该病的具体确切机制仍不清楚,而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该病的预防和诊治形式更加严峻。 BAK蛋白(BAK)是在1995年被发现的,它是调亡基因Bcl-2家族中的新成员之一,在人6号染色体上,有≥3个外显子,长约6kb,凋亡途径或作为死亡部分被其激活而起到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细胞型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人类2号染色体长臂3区3带和3区4带上,虽然该蛋白的mRNA有很多亚型构成,而该蛋白的表达仅有两种亚型,一种长型(cFLIP1),另一种是短型(cFLIPs)。现阶段了解比较透彻的凋亡途径是Fas-FasL途径。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以调节身体发育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目前,关于BAK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在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提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可能对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BAK蛋白在该类疾病中未见报道,而BAK和cFLIP在凋亡机制上都与Caspase有关,因此本研究对BAK、cFLIP蛋白在阴道壁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进而了解SUI和BAK、cFLIP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关性,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与早期预防提供新的生物学指标。 方法: 1.研究对象 该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四个妇科病区中,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其中包括30例单纯性SUI,合并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者30例;20例因其他妇科疾病(如CINIII、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SUI诊断基于病人的病史、妇科检查、指压试验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POP-Q评分<Ⅱ度;SUI+POP组诊断依据为POP-Q评分≥Ⅱ度。在年龄、孕产次和体重指数上,这三组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无风湿性关节炎、甲状旁病、肺气肿和肝纤维化疾病,在手术的半年内,没有使用口服或外用激素药物,没有功能性卵巢肿瘤,没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没有骨盆底手术史。在实验组中,大约0.5cmx0.5cm,从阴道壁或膀胱颈韧带周围取出,子宫切除术后,取阴道残端的阴道壁或膀胱颈韧带周围组织作为对照组。 2.实验方法 (1)使用qRT-PCR法检测单纯SUI组、SUI+POP组和对照组中阴道壁组织中的BAK和cFLIP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 (2)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单纯SUI组、SUI+POP组和对照组中阴道壁组织中的BAK和cFLIP的蛋白定位及表达。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属于正态分布的用-χ±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两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多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用于相关性分析。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SUI组、SUI+POP组和对照组,三组患者的妊娠史、BMI指数、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BAK在SUI组和SUI+POP组的阳性表达率是20(66.67%)和18(60.00%),在对照组中的阳表达性率2(10.00%),mRNA相对表达量在SUI组和SUI+POP组是0.0045±0.0042和0.0048±0.0045,在对照组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是0.0011±0.0009;cFLIP在SUI组和SUI+POP组的阳性表达率是8(26.67%)和6(20.00%),在对照组中的阳表达性率是17(85.00%),mRNA相对表达量在SUI组和SUI+POP组是0.0012±0.0011和0.0010±0.0011,在对照组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是0.0056±0.0048。组间两两比较。3.BAK观察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BAK观察组中,SUI组和SUI+POP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 5.cFLIP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均与BAK相反。 6.BAK与cFLI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3,P<0.05)。 结论: 1.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阴道壁组织中,BAK表达增高,而cFLIP表达降低,提示这两个因子可能参与了阴道壁组织结构的改变过程。 2.cFLIP可能对阴道壁组织的结构改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发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