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己不同部位提取物毒性、体内外抗炎活性的比较分析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ngw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 Roem.et Schalt)为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金粟兰属(Chloranthus Sw.)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云南、贵州、浙江等地,临床上主要以全草或根入药,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等。但及己全草有毒,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对及己提取物的毒性和抗炎活性研究报道甚少,其毒性及抗炎活性机制等尚无明确的定论。因此,本研究利用体内外多种实验方法探讨及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和对多种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从而筛选出合理的用药部位,为及己在临床上安全应用提供依据。通过检测大鼠各脏器组织匀浆及血清指标含量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检查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与炎症有关蛋白的表达;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等方法探讨及己不同部位提取物致各脏器毒性大小及其机制。通过建立大鼠角叉菜胶致炎模型、蛋清致炎模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比较及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体内抗炎活性并探讨其抗炎机制。采取LPS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构建体外炎症模型,通过考察Nrf2/HO-1、MAPKs及NF-κB炎症信号通路活化或抑制情况,并检测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来明确及己抗炎活性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机制。本研究筛选出及己毒性较大的部位为茎和叶,毒性较大的分离部位为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及己根茎叶醇提取物均有抗炎活性,根醇提取物抗炎活性最好,叶醇提取物次之;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分离部位均有抗炎活性,其中水分离部位抗炎效果最好;在体外抗炎实验中,抗炎活性部位可剂量依赖性地下调PGE2、TNF-α、NO和IL-6的水平,抑制NF-κB及MAPKs通路的活化,激活Nrf2/HO-1通路。发现:1)毒性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2)根醇提取物中同时存在毒性组分和控毒组分。3)其体内抗一般炎症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相关炎症因子NO、5-HT、PGE2和组织胺等的释放有关,并不依赖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HPA);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抗炎机制与抑制MDA、NO、IL-6、IL-1β、TNF-α、MIF-1、VEGF和PGE2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SOD活性及IFN-γ水平有关。4)及己根是入药的最佳部位(其根水提取物毒性较小,抗炎活性较好)。5)抗炎活性部位体外抗炎活性与抑制MAPKs及NF-κB通路的活化,激活Nrf2/HO-1通路,下调PGE2、NO、IL-6和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如今机器人领域正从功能集中的单个机器人向相互协作的多机器人系统发展,目前广受关注的编队问题就是多机器人系统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其面临的一项挑战就是如何在不依赖于事先
为了拓宽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本文以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类相关教学内容为背景,针对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机变频传动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对电机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番茄灰霉病是导致番茄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拮抗酵母菌替代或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对番茄采后病害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通过离体对峙、显微观察
以静液压试验结果不同的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试样进行二氯甲烷浸渍试验和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形貌。结果表明,管材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塑
网络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给教育思想与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并以"控制工程基础"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制
本研究探讨了基于不同维度的组织变革(战略性、结构性、过程导向、人本导向)和心理契约破裂(交易型、关系型、平衡型)之间的关系。研究样本包括来自国内东、西、南、北、中五个不
采用熔体浸渍拉挤工艺(LFT-G)制备长碳纤/玻纤混杂增强聚丙烯(LCF/LGF/PP)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纤维表面处理、微观形貌、界面结合状态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纤
网络宣传是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体进行宣传的活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宣传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因特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地的共识已经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