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促透剂对隔药饼灸调节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IL-10、IFN-γ)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确定最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将48只健康新西兰纯种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传统隔药饼灸组、氮酮组、冰片组、隔面饼灸组。除正常组其余5组都采用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后,采用传统隔物灸的方式,分别对传统组、氮酮组、冰片组、隔面饼灸组进行为期4周的施灸治疗,治疗结束后禁食不禁水,心脏采血后处死取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a、IL-10、IFN-γ指标含量。结果:1、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比较整体腔壁膜可见明显的增厚与不光滑,且内皮层有坏死,有脂质斑块沉淀,呈泡沫样改变;传统隔药饼灸组内膜仍有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无序较模型组稍好,但仍有泡沫细胞形成,少量脂质沉积未见明显斑块。氮酮组中整体轻度整齐,内膜无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冰片组中整体较明显的清晰整齐,内皮细胞丰富完整,大多形态正常,内弹力膜连续厚薄均匀具有连续性,无明显增厚,少见泡沫细胞;隔面饼灸组中内膜仍有增厚,见散在斑块;2、数据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的血清中IL-6、TNF-α、IFNγ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传统隔药饼灸组、氮酮组、冰片组家兔血清中IL-6、IFNγ、TNF-α含量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片组和氮酮组与传统组相比较,家兔的血清中IL-6、TNF-α、IFNγ含量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片组与氮酮组相比较,家兔的血清中IL-6、TNF-α含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且冰片组效果更好(P<0.05),IFNγ和IL-10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隔物灸中使用促透剂能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较好的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作用。2、隔药饼灸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对白介素-10(IL-10)的含量有着升高作用。3、两种促透剂氮酮和冰片对隔药饼灸的疗效有促进作用,且冰片组效果优于氮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