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相对匮乏与社会经济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大力发展人工林获取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兼顾生态效益,如何加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始终是林业产业必须面对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截止2011年,桉树(Eucalyptus)作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65万公顷。但是桉树人工林经营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林地土壤退化、林分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等生产和生态方面的问题。桉树人工林随着不合理的营林方式以及连载代次的增加,其地力逐代下降衰退已得到进一步证实,因此如何解决地力衰退,维持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就成为桉树人工林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学者在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在推广时常常因为模式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其它主客观因素而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寻求生产上能够切实可行,又能逐渐减少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模式就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抚育方式、不同套播绿肥方式、不同更新方式、不同混交方式等6大类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林分、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林地清理措施,商业收获的树高、胸径生长状况最好,而全面清除植被方式最差。商业收获措施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加丰富、结构更为稳定。商业收获的理化性质最好,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有利。(2)不同整地措施中,穴垦处理措施的植株生长状况最好。带垦的处理措施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结构更稳定。土壤的理化性质以穴垦的处理方式最好,而全垦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最差。(3)不同抚育措施中,扩穴连带的处理措施植株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块状抚育和不抚育。林下植被特征方面,块状抚育处理措施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稳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方面,以扩穴连带的方式最好。(4)不同套播绿肥处理措施中,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的处理方式植株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套播扁豆处理方式,而不套播绿肥的处理措施植株生长最慢。套播扁豆处理方式的林下植被群落更加丰富、稳定。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以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的处理措施最好,其次是套播扁豆。(5)不同更新方式处理措施中,以人工更新方式的胸径和树高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伐桩催腐处理和萌芽更新方式,萌芽更新初期生长迅速,慢慢生长速度放缓。林下植被特征以萌芽更新方式最为丰富和稳定,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以伐桩催腐的处理效果最好。(6)不同混交林措施中,桉树混交相思的处理胸径和树高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桉树混交南洋楹。林下植被特征以桉树混交南洋楹处理措施林的植被更为丰富和稳定。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上,桉树混交相思和混交南洋楹的措施明显好于桉树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