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画片《熊出没》的成人化现象分析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片长期以来已成为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誉为儿童课外主要“精神食粮”。然而,当今动画片中普遍渗透着成人世界的种种“隐私”和“秘密”,由此导致当今动画成人化现象越趋明显。儿童因观看动画后模仿其中成人化情节所酿成的悲剧已屡见不鲜。动画成人化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利,与大批国内外学者所倡导的“儿童主体论”背道而驰。  曾先后获得诸多国内外大奖的动画片《熊出没》,因动画中暴露出过多暴力、虐待、欺诈等成人化内容,受到众多家长及业内人士的批评与抵制。然而,纵观国际动漫潮流,动画成人化不仅已演变为一种大众传播现象,而且有助于促进动漫产业的全面升级。动画成人化现象究竟如何看待?本文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以动画片《熊出没》作为具体考察对象,客观全面地诠释该片中成人化现象产生的表现及原因,认为动画创作中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传播发行中前馈信息与反馈信息的耦合滞后、受众主体的使用与满足多样化、国家依法规制不力及产业发展中的市场变化等是其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鉴于《熊出没》等动画片的成人化表现一方面对儿童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众多不良影响,会导致童年消逝等问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推动儿童的思维发展、纾解儿童压力与情绪,在拓宽受众范围、促进国内动画产业升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趋利避害,本文主张国家建立动画分级制度,制定符合国情的动画评判标准;正确引导动画成人化,贯彻“儿童为本”理念,促进动画制作行业自律;学校和家庭积极配合,共同提高儿童的媒介素养;媒体平台严格把关,控制动画播出时段,加强动画片审查工作。从长计议,借鉴国外经验、把握好动画表现的尺度、寓教于乐、保持中国本土特色,这些应是未来国产儿童动画片绿色健康发展的可行之策。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文化与艺术关系角度研究刘郎江南系列电视文化艺术片。首先阐述刘郎江南系列电视文化艺术片作品风格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努力阐明地域文化具有开放的特征,只要真正了解中国
期刊
微博的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迫使传统媒体转战微博,借助微博的传播优势寻求新的生机。在这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官方微博应运而生。
文章首先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框架进行了概括性说明,接着讨论了作为研究对象的中美新闻作品文本的选择.通过对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桨的奖项设置和评奖重点进行比较,文
期刊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者,同时也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媒介生存环境的变化值得人们的特别关注.综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