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单一粒径组钙质砂蠕变试验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战略性工程南海岛礁建设的深入推进与不断夯实,南海区域钙质砂成为岛礁吹填的理想材料和岛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天然地基材料,但特殊的生物成因和复杂的海洋环境导致钙质砂具有颗粒形态复杂多样不规则、强度低、易破碎、易胶结等不同于陆源材料的特殊工程力学特性。在岛礁上构筑物的附加应力等外因的长期作用下和钙质砂特殊工程性能的内因催化下,钙质砂地基存在发生持续蠕变的风险,进而影响岛礁与基础设施的安全和长久运营。了解掌握钙质砂的中长期蠕变特征是可靠预估岛礁钙质砂地基最终蠕变量的必要条件,控制钙质砂地基的中长期蠕变变形是保证南海岛礁工程建设和运营长期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针对钙质砂的中长期蠕变特性和蠕变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以来源于南海岛礁的钙质砂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蠕变时间的一维压缩蠕变试验深入探究钙质砂的中长期蠕变特征,利用宏观室内试验和微观结构观察手段并引入分形理论进行宏微观关联分析,进一步探究钙质砂的中长期蠕变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钙质砂进行2天、7天、14天、28天和56天一维压缩蠕变试验,发现荷载长期作用下钙质砂具有显著的变形时效性,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衰减蠕变特征,经历了快速变形阶段和趋于稳定的衰减蠕变变形阶段,其应变-时间曲线可用幂函数来描述。(2)基于不同蠕变时间的蠕变试验结果和蠕变前后的粒度分布曲线数据,在总结蠕变过程颗粒破碎发展规律、分形破碎形式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为钙质砂蠕变主要由颗粒间的摩擦滑移发展为颗粒破碎所致,且不同级配的钙质砂在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颗粒破碎均趋向于自相似性的分形分布,发展的速度与蠕变过程中的颗粒破碎量有关;不同级配钙质砂相对颗粒破碎率和应力水平的等时曲线具有良好的自相似特征,小粒径组钙质砂颗粒破碎程度随蠕变时间的影响更大。(3)钙质砂蠕变过程中颗粒破碎率时间效应和蠕变变形时间效应呈现衰减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及Image-Pro Plus软件图像处理,发现蠕变过程中钙质砂试样表面孔隙大小和分布情况发生显著变化,而颗粒形状参数对时间的响应不敏感。通过宏微观跨尺度关联和多尺度分析可知,钙质砂的中长期蠕变特性主要与蠕变过程中各变形阶段的颗粒破碎模式有关。
其他文献
对于连接结构来说,螺栓连接的松动失效是最为普遍的失效方式之一。在工程实际中,螺栓松动失效相对于疲劳断裂往往发生时间更早,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螺栓预紧力逐渐变小。在早期阶段,螺栓连接结构中螺栓和螺母出现细微滑动,对于整体结构体系工作性能的降低并不显著。然而,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螺栓张紧力会进一步下降,由此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如密封性变差,甚至造成疲劳断裂。因此,对螺栓连接结构松动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日新月异,从环境振动中俘获能量并为微机电系统供能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开发的热点。压电俘能器具有加工难度低、俘能效果好且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因此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悬臂梁式压电俘能器仅在环境激振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近时才可产生可观的响应电压,而环境中激振频率一般较低,传统压电梁的固有频率远大于环境中激振频率,难以满足共振条件。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两种周期结构压电梁为研究对象,利
硫化氢由于其剧毒,本身的资源价值一直未被充分认识。目前,常采用克劳斯方法处理H2S废气,该方法虽回收了硫资源,却将宝贵的氢转化为水,造成氢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能从产生的H2S废气中再进一步得到石油炼制所需的H2,那么就既解决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产生的H2S废气污染问题,又实现了H2S资源的高值转化,还可以减少传统重整制氢带来的化石资源消耗和CO2排放问题。因此,直接分解H2S制氢气和硫,以替代克劳
天然结构性软土往往呈现出高含水率、大孔隙比、低强度、高压缩性和结构性等特征,这类土体可压缩性强并且固结过程缓慢,致使建筑物地基不稳定及工后沉降等问题显著。鉴于天然结构性软土的原状试样不易制取,因此在室内人工制备与天然结构性软土力学特性相似的结构性软土,无疑对其单元及模型化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针对液塑限可控的室内人工制备高液限大孔隙结构性软土(具有一定初始孔隙比和胶结强度)进行一维固结、三轴压
硅漂移探测器(SDD)基于侧向耗尽原理于1983年被提出,主要应用于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实验、能谱分析以及航天航空领域。传统SDD一般具有同心环状和螺旋状两种电极结构,同心环SDD设计制造简单,且电学特性优异,但无法自主分压。螺旋SDD则可以自主分压,但设计制造较复杂,且电势分布不如同心环SDD均匀。为了同时实现SDD的自主分压和优异的电学性能,本文基于同心环状SDD,提出一种具有等宽度分压电阻链和
橡胶弹性元件是车辆悬架系统中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的元件,具有缓和及抑制路面引起冲击的作用。本文以地铁车辆用金属橡胶球铰为研究对象,对橡胶球铰结构进行3D有限元建模,模拟金属橡胶球铰结构疲劳寿命。以橡胶层型面为优化对象,通过橡胶层型面的分层设计方法,确定修正变量和目标函数,对金属橡胶球铰结构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优化橡胶球铰结构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优化结构刚度和疲劳寿命,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
环己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制备医药、农药、尼龙等各种化工产品。与环己烷脱卤化氢法、环己醇脱水法和环己烷氧化法制备环己烯效率低、原料昂贵的缺点相比,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是一条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的生产路线。然而受动力学和热力学的限制,在高苯转化率的条件下只能得到较低的环己烯选择性。到目前为止,贵金属Ru被广泛认为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最有效的活性金属。由于环己烯的水溶性远小于苯的水溶性,选择亲
Pickering乳液具有乳化剂用量小,毒性小,液滴尺寸可调,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乳液聚合,材料合成,食品科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过去二十多年,广大学者在基于油-水Pickering乳液体系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某些应用场合,如Pickering乳液用于某些反应媒介时,水将导致某些对水敏感的反应底物或者催化剂失活;当Pickering乳液用于药物封装时,某些疏水药物会水解失效等等问题。因此非水Pic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杂环化合物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种类受到氮原子位置和数目的影响。除此之外,环的大小及个数也导致此类化合物种类繁多。人们发现在许多生物体内都含有它,同时它也普遍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合成、功能材料的制备、生物工程等领域。其中,具有优异特殊的光电性能使得一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化学传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大放异彩。高效,简易的合成有效光电材料的方法仍然是现代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建筑垃圾大量填埋与堆放不仅侵占破坏土地,同时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地下水污染;另一方面,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多地已经开始禁采或限采天然砂,建设用砂资源日趋紧张,原本作为廉价的砂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城市地铁建设中地铁盾构隧道中为防止地层变形,保证管片衬砌受力均匀防止上浮,提高隧道抗渗性,必需进行壁后同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