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表明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乡镇政府作为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的基层政权组织,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三农”问题能否破解休戚相关。目前,我国乡镇政府还普遍存在着行政组织职能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乡镇政府进行角色和职能定位,转变乡镇行政职能,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法约尔(Henri Fayol)的组织管理理论、韦伯(Max weber)的科层理论、治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现实依据,借鉴国外基层政府管理经验,对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进行分析。通过追溯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对乡镇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剖析,提出创新乡镇行政管理理念与实现乡镇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具体举措。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行政管理模式。全文一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行政管理基本理论与当代学者关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走向的主要理论;国外基层政府管理经验介绍与本文研究背景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追溯,对乡镇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乡镇行政管理的要求,提出更新乡镇行政管理理念与完善乡镇行政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四部分,以贵州余庆县关兴镇行政管理为案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