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地震监测能够监测由注水压裂、油气开采等因素引发地下应力场变化从而导致岩层开裂或错断产生的微地震信号,从而实现对裂缝或油藏的监测。目前国内主要用微地震对水力压裂进行监测,对流体压裂前缘进行成像,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指导下一步的生产开发,并为油藏工程的调整提供依据。因为需要利用压裂结果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开发方案进行及时调整,需要对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进行实时的处理解释。为此,本文研究了对微地震监测的有效事件自动识别以及震源的自动定位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地震监测资料的预处理方法,针对微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常规滤波方法无法起到理想效果的情况,分析时域、频域不同的极化滤波方法,引入多阶窗函数、设计了多窗谱极化滤波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分析微地震有效信号与压裂监测噪声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长短时窗能量比法为基础并结合偏振分析的微地震有效事件自动识别方法,并根据多级检波器之间有效信号的出现规律对识别结果进行约束。然后根据直达波的偏振特性以及微地震震源位置的先验范围,对微地震直达波的震相进行初步判断。传统的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需要利用初至信息进行反演,为克服初至拾取对微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花费大量时间的影响,本文提出利用空间扫描叠加对微地震震源进行快速定位的方法。讨论了扫描叠加的叠加准则,同时引入跟踪分量的思想,充分利用三分量能量信息,并且使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力。通过对模型数据以及实际监测资料的计算,验证了这种扫描叠加的定位方法的可靠性。最终根据微地震裂缝的自动识别和定位结果、裂缝破裂时序以及震源的相对能量,结合地质情况对水力压裂注水前缘以及压裂裂缝分布进行了裂缝属性的解释技术研究。通过对模型的试算以及实际资料的处理,可以表明本文设计的自动识别以及快速定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实现微地震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