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cken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实现控制已成为发展趋势。网络化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传递信息而形成闭环回路的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重量小、功耗低、安装维护简单等优势,因而逐渐应用在工业过程控制、移动体远程控制与编队、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由于网络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着网络诱导时延、数据包丢失、网络访问受限、比特率受限等特殊情况,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导致系统性能降低,甚至引起系统发散。因此,在分析和综合网络控制系统中,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并将时变的数据丢包和可变采样等效地视为时变的传输间隔。而怎样去消除传输时延和间隔是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一个基本问题。本课题在通过研究目前现有的理论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首先,本课题在基于随机时延的方法上,考虑了带有时变传输时延和传输间隔的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镇定问题。由于传输时延和间隔被建模为一个独立非同一的分布式过程,这导致输入时延的实时分布。一个随机的切换的T-S模糊系统和带有多输入时延子系统被考虑进非线性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建模中。在基于一个改进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方法上,该方法在估算叉积积分项中考虑进了输入时延的实时分布,推导出了新的对于全局系统的指数稳定所需要的充分条件。同时,本文研究了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该问题是基于随机时延的基础上,且该系统带有时变传输时延、传输间隔和输入丢失的情况。其中传输时延和间隔被建模为一个独立非同一的分布式过程而导致输入时延的实时分布,输入丢失事件问题则用一个Bernoulli方程来表示。然后一个随机的切换的T-S模糊系统和带有多输入时延子系统被考虑进非线性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建模中。在基于一个改进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方法上,该方法在估算叉积积分项和T-S模糊模型特性中考虑进了输入时延的实时分布,并推导出了新的对于全局系统的均方鲁棒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由此得到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等效于LMI约束的非线性凸优化问题。文中的列举的数值实例和仿真可以证明我们的结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表征人脸,如何进行分类是人脸识别问题中的难点也是热点。有效的表征人脸是提高人脸识别技术性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重要,基于直升机或无人机的线路巡检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施行。但是巡检图像的检测主要通过人工来完成,工作效率低,不适应现
无线Ad-Hoc网络是由无线节点或者终端组成,不需要使用固定的基础设施的自组织网络,它能够实现快速组网,在军事领域和民事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无线Ad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在推进智能工厂改造的过程中,日益增长的网络化需求意味着更复杂的网络布线、更拥塞的信息传输和更高的成本。因
储能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将输出电能并入电网,在此基础上配置储能环节,光伏电池、储能环节及电网三者协同工作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合理利用。但是受外界环境及负载变化影响,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无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及连续性,且如何提高光伏电池板转化效率、解决并网谐波污染问题也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储能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背景。研究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以提高光伏转换效率;设计了储能环节的容量配置方案
强化学习和智能规划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生活中的众多顺序决策问题都可以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进行描述,基于MDP的性能势理论为上述问题的求解优化提供了一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家用电器的不断普及,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对电动机的控制得到了人们密切关注。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应用范围广,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但是单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电器中,例如风扇、冰箱等。目前对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研究比较少,因此本设计研究了单相异步电动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现技术。本论文设计了基于A
海底冷泉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海底天然气渗漏途径主要是海底冷泉,初步估计每年通过海底冷泉渗漏方式释放到海洋水体及大气中的甲烷数量大于10Tg(1012g)。出
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是一门比较热门的科学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以及国防等领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虚拟成像技术是摄影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仿真可视
随着大型建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消防报警和安全疏散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消防报警和安全疏散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