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而探究性教学成为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大热点。物理实验探究性教学是有实验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家得出规律和原理的典型片段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中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文中阐述了对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认识,并对实验活动和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关系做出了分析和总结。探究性教学和实验教学一直是学者专家研究的热点,有关的文章和论文也很多,因而容易给人一种该方面的研究已趋向完善的错觉。本文章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从探究性教学的发展历史和形成过程出发,重新探讨了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内涵。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模型,模型是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探究性教学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途径。教师在具体的物理情境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型形成了不同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如完全探究、部分探究和探究中的探究;学生在寻找证据论证自己的假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还可以用数学推理的方法等;在实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完全自主设计并实施,或是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用经典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在具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如何根据不同授课内容采用不同模式的探究性教学,如何去准备和设计课程结构以及预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通过对探究性教学的历史研究,本文把现在通用的探究性教学七个步骤回归到最初的五个要素,七个步骤易给人造成程序化的误解,其实模型中五个要素是依靠逻辑关系顺序组合的。文章最后通过问卷和访谈,尝试了解学生通过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已培养形成的探究问题的思维和科学素养。笔者对问卷进行了整体和部分的分析,发现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的普及问题,如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学生是否有机会亲身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是否学会应用实验这个工具等等。针对问题,教师应首先解决实验和探究性教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