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9%,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培美曲塞(Pemetrexed)作为多靶点抗叶酸制剂,也是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多个II、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证明培美曲塞用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拟在真实世界中探究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接受培美曲塞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湖南省肿瘤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8月一线使用培美曲塞(力比泰)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6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PC-P组(培美曲塞联合铂类4周期化疗,培美曲塞维持治疗)、PCA-PA组(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加贝伐珠单抗4周期,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PC组(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4周期,未进行维持治疗)、PCA组(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加贝伐珠单抗4周期,未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终点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观察终点为中位总生存期(OS)、安全性。结果:PC-P、PCA-PA、PC、PCA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3月、12月、5月、5月;中位OS分别为27月、21月、15月、11月。146位患者的生存函数分析结果示,6个月总体生存率为87.6%,12个月总体生存率为68%,24个月总体生存率为42.2%。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PS评分、EGFR突变状态、TNM分期、吸烟状态皆与PFS、OS未见显著性关联(P>0.05),治疗方案为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PC及PCA方案发生进展的风险皆高于PC-P。在146例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计数),共30例(20.5%),发生严重(3~4级)不良事件的共19例(13.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计数下降、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呕吐及乏力。结论:1.PC-P治疗组对比PC治疗组,单药维持治疗组数据明显优于无维持治疗组;2.PCA-PA治疗组对比PCA治疗组,双药维持治疗组数据明显优于无维持治疗组;3.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特征与患者PFS、OS无显著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