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校长在追求高质量学校的教育目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角色。既然校长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从制度上保障校长的质量成为各国教育当局考虑的问题,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教育部门为有效培养具有教学领导与行政管理专业能力的校长所建立的一套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长职前培训、遴选,导入辅导和在职进修,以及对校长的评价及资格证书管理的一系列制度。综观实行这一制度的世界各国,美国的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是比较完善的。鉴于此,论文运用比较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诸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以及为我国这一制度的逐步实行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论文首先在研究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相关研究基础,如校长资格证书的功能,校长资格证书与校长专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美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演变及背景分析,指出美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大致可分为观念期、规范期、科学期、统一期四个阶段,并进一步研究美国校长资格证书获取的程序和获取的要求与标准;和任何比较研究一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我国发展的借鉴,最后,主要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借鉴美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再对我国现行校长培育制度进行反思,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认证体制的建议,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