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较多.但是,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别层面,国内研究也主要以全国或省一级的有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在金融发展方面的差异。
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近些年来其金融和经济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作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要建成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辐射周边省市。这为天津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对天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天津未来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提供政策依据,同时可以促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区域金融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分析天津金融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津、沪、深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认为天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实际利率的提高是同向的关系;与居民储蓄占所有存款的比重的提高是反向关系。天津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其金融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其他方面并无因果关系,即天津的金融发展属于“需求跟进型”。
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天津需要实施供给先导的金融发展战略。因此,应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区域金融合作等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天津区域金融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