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环境下的流媒体传输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uzuj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线环境下流媒体传输存在丢包率高、吞吐量受误码率和移动性的影响等特殊的QoS问题。采用单纯的网络层QoS保证机制或端系统自适应传输技术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系统地分析流媒体的QoS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层次化的无线环境下流媒体传输系统的整体框架,包括可在各层采用的QoS保证机制。这些QoS保证机制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该传输框架的优点是适应范围广,实现比较容易,为流媒体应用提供了能够保证QoS的传输平台,从而简化流媒体应用开发的难度。在这个框架下,本文分别从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提出了改进流媒体传输的QoS的机制: 1) 在网络层,针对流媒体传输的时延、丢包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DiffServ网络环境下的基于多优先级探测的准入控制方法,从网络层的角度为不同类型的应用数据流提供一个有时延和丢包率保证的端到端连接。 2) 在传输层,为了保证流媒体传输在动态网络环境中的TCP友好性,高平滑性和高响应性,本文分析了Padhye’s TCP吞吐量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动态TCP吞吐量模型调节发送速率的动态TCP友好拥塞控制机制:为了减小无线环境下的高误码率、切换等对流媒体传输带来的巨大影响,提高流媒体传输的吞吐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K)统计测量方式的端到端丢包区分算法,它在不同的无线链路差错控制机制下都能保持较高的区分精确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设计了一种适合于无线环境的流媒体拥塞控制机制。 3) 在链路层,为满足不同的应用程序的QoS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优先级的无线链路传输机制,针对不同的应用采用不同转发优先级和不同的差错控制方法。该机制为流媒体应用提供低时延、低误码丢包率的链路传输服务,改善了无线环境下的流媒体传输的整体的Oo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外周血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5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构建语篇的两个重要标准是衔接性与连贯性。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对原文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就必须将原文语篇看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语篇分析理论
后马克思主义:“‘后一’世界中的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抛齐马克思主义,而是尝试从当代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那些丧失了现实有效性的范畴进行批判性
报纸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儿童双眼视功能的疾病,它是指眼球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0.9。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在眼科常见病中约占3%。儿童弱视的形成是在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现有通信体制FDMA,TDMA,CDMA 的容量已渐趋饱和,在系统容量、通信质量和提供的业务种类等各方面已经难以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