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时滞随机系统控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kongl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作为非线性系统建模的一类有效的方法,具有比较丰富的局部结构,便于用Lyapunov函数分析全局稳定性和设计多变量的系统控制器。当连续时间T-S模糊系统模型的参数受到随机因素的干扰时,就成为一个随机T-S模糊系统,本质上随机T-S模糊系统是一个非线性随机微分系统。如果一个系统的变化还受到之前系统状态的影响,则我们就需要在随机T-S模糊系统中考虑时滞的部分,从而也就成为了非线性时滞随机模糊系统,这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首先,我们对非线性时滞随机模糊系统的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定义了在It(o)意义下具有时滞的随机模糊系统的解析式,并证明了该时滞随机模糊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然后,根据非线性时滞随机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导出闭环系统均方指数稳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为每个子系统设计一个局部的子补偿器,总控制器由子补偿器模糊“混合”而成,从而得到非线性时滞随机模糊系统镇定的充分条件。利用Schur公式等理论工具最终将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式,这种形式很容易用Matlab LMI工具箱求解。最后我们通过一个数值仿真例子说明我们的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方法难以解决的非线性时滞随机微分系统的镇定问题。 其次,我们对具有不确定参数的时滞随机模糊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这部分我们给出了时滞随机模糊系统对于所有在允许范围内的参数不确定性都具有鲁棒镇定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利用几个矩阵不等式将其转化为LMI的形式。基于系统鲁棒镇定的LMI条件,我们可以为该系统设计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数值仿真例子说明了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作用。 然后,我们对具有外界扰动的不确定时滞随机模糊系统的鲁棒H∞控制进行研究。由于该系统相比较之前的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时滞随机模糊系统而言已经不是闭环系统了,在保证系统镇定的同时要考虑干扰衰减问题。我们给出了非线性时滞随机模糊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的LMI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的例子说明了它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对本文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稳定性条件基本上不依赖于时滞的长短,并且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是基于各子系统都适用的一个公共正定矩阵的存在性,所以结论比较保守。进一步需要考虑依赖时滞长短的条件和其它放宽条件来设计较不保守的控制器。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各种对地观测卫星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但由于观测的限制和设计的原因,各种传感器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各有特点,这些遥感图像数据在时间、空间和光谱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对观测目标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晰、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人们迫切希望寻找一种能综合利用各类影像数据的技术方法,因此遥感图像融合成为了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基本知识和
随着浙江卫视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的热播,主持人李晗,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再次走入观众的视野。这次她的身份不仅仅是节目主持人,还是全片的制作人。第一季8集系列片的拍
群表示论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特征标的理论是研究有限群常表示的最主要工具之一。Isaacs在创立特征标理论时提出了特征标稳定限制的概念,引入了特征标三元组的诱导子
Hilbert空间上框架的概念是由R.J.Duffin和A.G.Schaeffer于1952年在研究非调和Fourier级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时正式提出的,他们抽取了Gabor在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思想。但是Duffin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定义并研究三维空间中一类曲线的变差,导出这类曲线计盒维数的计算公式,给出三维空间中分形插值曲线的构造方法,研究其变差性质,从而计算出这类分形插值曲线的计
KP系列及其推广是经典可积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70,74]中,Strachan和Zuo引入了新的有趣的交换版本的推广,称之为Frobenius代数值的KP系列。本论文是此工作的继续,首先回